家长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应该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品质上。
一、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倾向
兴趣有倾向性。兴趣的倾向性是指对什么内容发生兴趣,它是形成其它兴趣品质的前提。孩子的兴趣可以是指向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指向精神方面的。不同的孩子,其兴趣的倾向性是有差异的。如有的孩子对绘画有兴趣;有的孩子只对影响自己个人利益的东西感兴趣等。应该运用自身和周围的教育力量,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兴趣倾向。[hjmAdHolder]
二、围绕中心兴趣,培养和激发广博兴趣
广博兴趣和中心兴趣是一个良好兴趣品质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良好的兴趣品质是既博又专,专博结合。现在,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负担普遍偏重,这对孩子兴趣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家长应该走出只重视智育或考试成绩的怪圈,为孩子多创造一些条件,鼓励并调动孩子。使孩子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一方面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广博兴趣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参谋和组织者;另一方要指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潜力,努力培养中心兴趣。
对中小学阶段来说,首先应培养孩子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到了高中阶段,再慢慢引导孩子逐渐形成中心兴趣。
三、培养稳定而有效的兴趣
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兴趣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些对象上。在这方面,个性差异很大。有些学生对事物缺乏稳定的兴趣;有的孩子有着稳定的兴趣,凡事力求深入,锲而不舍。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兴趣的效能也是兴趣的重要品质,只有培养孩子形成稳定而又有效的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内部动机,激励学生掌握知识,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增强孩子的成就动机,提高兴趣的效能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力求实现有价值的目标,以便获得新的发展或地位或赞扬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越强的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内在潜力就发挥得越好。心理学家也认为:成就动机越强的学生,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持性就越强。可见,成就动机强,可以更好地使潜在的兴趣转化为现实化的、起作用的兴趣。如何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是教育学家一直在致力研究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尽量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
孩子成就动机的强弱受早期学习经验的影响。早期有失败体验的孩子由于经常受到指责和惩罚,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大胆创新;反之,早期体验到成功的孩子由于经常到鼓励和赞扬,就会增加其成就意识和自信心。
(二)根据孩子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抱负水平
孩子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否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抱负水平与成绩的差距。抱负水平高
家长关心孩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