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一、救灾救济工作 2004 年我市范围内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内涝、低温冷冻、风雹、洪涝、病虫等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据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 26705 8 公顷, 占播种面积的 58% , 绝收面积 10288 5 公顷, 占受灾面积的 39% ; 受灾人口 371922 人, 占农村人口的 52% , 紧急转移安置灾民 498 人;倒塌和损坏民房 1357 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805 万元。(一) 加强领导, 及时部署救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 在灾情发生后, 积极组织民政、农委等有关部门深入灾区核查灾情,帮助灾民解决种子、生产资料、资金和恢复重建的困难问题, 尽一切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市政府适时召开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专题部署了防汛备灾工作。市民政局多次下发通知, 下派工作组 15个40 人次, 督促各地做好防汛备灾、灾情报告和灾民救济工作, 确保了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全市严格执行灾情零报告制度,得到省厅的肯定。(二) 严格资金管理, 保证灾民基本生活。全市在进行全面救灾款自查的同时, 接受了审计、人大等上级有关部门近半年时间的延伸审计和监督检查。针对基层救灾物资管理不规范问题, 市局 8 月份制定出台了《社会捐助款物和救灾物资管理规定》,提高了全市救灾管理工作水平。年初,通过 2 次调查,制定了全市 2004 年春夏荒灾民救助方案, 采取灾民自救、政府救济、社会帮扶、互助互济等形式, 有效开展灾民救济工作。全市发放灾民救助卡 万个,实施政府救助 万人次,安排救灾款 591 万元,确保了需救济灾民每人每月 30 斤口粮。(三) 积极构建灾害紧急救援体系。我市切实加强救灾综合协调工作, 在 4 月份启动了灾情会商制度, 并建立了灾情会商的联络体系和会商工作人员库。按照《省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的内容, 重新修订了《市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完成《市灾民紧急转移安置预案》、《市敬老院火灾紧急事件处置预案》的起草工作。确保按预案要求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四) 积极引导灾民生产自救。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向灾民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群众树立抗灾救灾意识,自救自立, 充分发挥救灾主体作用。各县(市) 区政府积极协调, 统一组织向修路、采矿、运输、建筑、林业生产等周边市场和外地转移劳动力 10 万余人; 并号召灾民进山采集山产品, 从事工商副业, 发展庭院养殖和畜牧等增加农民收入。(五) 积极推动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 积极推进社会捐助工作。在市福彩公益金资助下, 由市区民政部门建立了 1 处示范性“慈善爱心超市”,对市区特困优抚对象和城市低保人员进行救助。目前, 也已经建立慈善超市, 其他县的此项工作正在积极运作, 可望在每个县(市) 区建立 1 处或多处慈善超市。为配合慈善超市的启动,全市认真开展捐助月活动,共接收捐款 万元,物资 4 万件。此外,由于积极争取,得到省厅 3 个项目 22 万元的老区改造资金支持。二、城市低保工作截止 12 月末,全市保障人员 78743 人,月发放保障金 万元, 累计发放保障金 万元。全市城市低保人均补差达到 63元,超过
-市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