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和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手术前和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手术前和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创伤、麻醉及疾病本身的刺激可通过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直接影响手术预后,故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创伤、麻醉及疾病本身的刺激可通过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直接影响手术预后,故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一)手术前期:
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至将病人送至手术台这一时期
(二)护理重点:
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给予病人有关手术的心理支持,指导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年龄、相关病史及既往健康状况 、手术史 、用药史、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初步判断其手术耐受性
(二)身体状况(评估手术的安全性)
1、 各系统状况 和高危因素(营养状况 、体液平衡状况 、有无感染、重要器官功 能 )
2、辅助检查
了解各项实验室检查,如血、尿、粪便常规和血生化检查结果,胸部X线、心电图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
3、估计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良好、不良)
【护理评估】
(三)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手术既能解除病痛,又是创伤的经历,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具体表现为:
1、睡眠形态紊乱
2、语言和行为改变
3、尿频、食欲下降、疲劳和虚弱感,自我修 饰程度下降
4、呼吸脉搏加快,手心出汗,血压升高等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
焦虑、恐惧 焦虑、恐惧心理消除或减轻
知识缺乏 了解手术前后配合知识
营养失调 营养失调得到改善
体液不足 病人体液平衡得以维持
睡眠形态紊乱 术前休息和睡眠充足
有感染的危险 未发生感染或感染得以控制
【护理措施】
(一)有效缓解焦虑
(1)入院宣教
(2)术前宣教
(二)提供与手术、麻醉及病人配合所需的相 关知识和准备
1、呼吸系统的准备
有吸烟习惯者,术前戒烟2周。术前练习并掌握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和排痰等方法,已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者,给予有效的治疗。
【护理措施】
2、消化系统的准备
成人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胃肠道手术 病人术前1-2日进食少渣食物;非肠道手术病人一般不限制饮食种类。一般性手术病人,督促其术前晚排便,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用肥皂水灌肠。肠道手术病人术前3天开始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后,方可手术
【护理措施】
3、心血管系统的准备
对伴有心血管疾病者应经内科治疗控制原发病,加强对心脏功能的监护。心力衰竭病人应在病情控制3-4周后再考虑手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后6个月内不宜实施手术,6个月以上无心绞痛发作者可在严格监护下手术
4、术前适应性训练
术前应指导其练习在床上使用便盆。男性病人学会在床上使用尿壶。教会病人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
5、皮肤准备
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 ,术前一日督促病人剪短指甲、理发、沐浴、 更衣。备皮时注意保暖、动作轻巧,防止损伤表皮,腹部手术要注意清洁脐部。备皮时间以术前2小时为宜,超过24小时因重新准备。
6、改善和维持肝肾功能
术前做好各项肝肾功能检查,了解肝肾功能损害程度。营养不良、腹水或黄疸的病人,除急诊外,一般不宜手术。
【护理措施】
手术前和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