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护理心得.doc心内膜炎护理心得
【关键词】心内膜炎护理
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或真菌侵袭引起的心内膜、瓣膜或人工瓣膜 的炎症反应。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在瓣膜组织上 聚集,循环血液屮的细菌和真菌沉积其屮,逐步覆盖在瓣膜表面上,形成 赘生物,导致瓣膜变形、损坏,也可以引起腱索断裂,导致关闭不全。
赘生物大多在并发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或梅毒性心脏病 的心内膜上形成,也可以在正常人的心内膜上形成。位于心脏瓣膜、心内 膜或血管内皮上的赘生物可能会引起脾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脏的 栓塞。
心内膜炎可分为自体瓣膜心内膜炎,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及人工瓣膜心内 膜炎。可为急性或亚急性。未经治疗的心内膜炎是致命的,经正确治疗后, 约70%的病人会痊愈,当心内膜炎累及瓣膜导致关闭不全、左侧心力衰竭 或累及人工瓣膜时预后差。
一、病理生理学
感染性心内膜炎由菌血症引起,即使是口腔科或泌尿系手术引起 的一过性菌血症,也可导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在瓣膜上聚集并吸附着循 环中的细菌或真菌,在瓣膜、心内膜或血管内皮上形成易碎、疣状赘生物, 瓣膜表血形成溃疡,坏死,累及腱索导致腱索断裂,瓣膜关闭不全,最终 引起脾脏、肾脏、屮枢神经系统和肺脏的栓塞。大多数心内膜炎病人发生
在以下人群。
病原菌在不同种类的心内膜炎屮不同,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多数由 链球菌,尤其是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粪球菌引起,其他细菌偶尔也 会引起,真菌感染极少发生,二尖瓣最易受累,主动脉瓣次之。
静脉药瘾心内膜炎病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链球菌、粪球 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真菌,三尖瓣最易受累,二尖瓣次之。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病人中,早发(瓣膜置换术后60d内)多数由葡 萄球菌引起,革兰阴性需氧菌、真菌、链球菌、粪球菌、类白喉菌也可能 引起。病情突然,危重,病死率高;晩发(60d后)表现与自体瓣膜心内膜 炎类似。
二、并发症
心力衰竭。
死亡。
主动脉根部脓肿。
心肌脓肿。
心包炎。
心律失常。
脑膜炎。
脑栓塞。
脑脓肿。
肺梗死。
关节炎。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衰竭。
三、临床表现
病人表现为全身乏力,体重下降,食欲缺乏,盗汗,间歇性发热 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皮肤(尤其上身前部)、颊部、咽部和结膜出现瘀点,甲床出现裂 片状出血。
极少数出现Osier' s结节(指或趾上的有压痛、突起的皮下结节),Roth, s斑(视网膜出血斑,屮心为白色)和Janeway损伤(手掌或脚掌上的紫斑)。
长期慢性病人可能出现杵状指。
人多数病人听诊时有杂音,除了急性心内膜炎早期和静脉药瘾者 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外。并发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一般为 较响、反流性杂音。发热病人中突然出现的杂音或杂音性质突然改变是一 个典型体征。
长期慢性病人叩诊和触诊可发现脾大,合并左侧心力衰渴竭时可 有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及双肺啰音。
12%-35%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屮,赘牛物及病变瓣膜上栓子脱落, 可造成脾、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肺及外周血管栓塞表现。
四、辅助检查
90%的病人发病24-48h内3次或3次以上血培养阳性,10%阴性 可能为真菌或难以诊断的感染,如副流感嗜血杆菌。
其他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杳。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或升高
心内膜炎护理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