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 区域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一、概念
1、区域平衡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为均衡;严格意义上的平衡增长例子:计划经济下可以人为实现;
2、区域不平衡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较大,导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常态,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主要理论学说
(一)R.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953年《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不发达国家在供给、需求两个方面存在恶性循环,持悲观态度
低储蓄
低收入
低生产率
低投资
低收入

低购买力
供给:低收入,低储蓄,低投资,低生产率
需求: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低生产率,低收入
(二)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
持与纳克斯相反观点: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根据需求和收益率;
倒U型曲线;
关于区域增长差距缩小还是扩大的实证研究浩如烟海!
发达衡较发展中国家小;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慢于后起国家。
3、但不幸的是:在现实经济实践中,打破贫困恶性循环是异常困难的!!!
(三)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ircle and Causation)
1、优势区域与非优势区域,与新古典不同,单纯的市场机制会导致,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循环累积。地理上的二元经济(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
2、作用机制
1) 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要素收益差异,从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但并不是无限制的,生产成本上升,交通、人口、污染等
2) 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抵消一部分差距
回流效应 > 扩散效应
3、政策建议
初始阶段不平衡战略;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建设,减弱不平衡。
(四). 赫希曼 (Hirshman)
1、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增长会围绕最初增长点而集中
2、作用机制
极化效应(polarized effect),对应于回流效应
涓流效应(trickling-down effect),对应于扩散效应
3、政策主张
为了有效配置资源,应实行区域不平衡增长战略。
与缪尔达尔不完全相同
更突出特点在于理论扩展:产业部门不平衡,linkage
(五)(John Friedmann)核心边缘论
1、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家,区域不平衡具体空间化
2、熊彼特创新,经济增长来自创新,变革中心;
核心区,边缘区;权威-依附关系;
3、区域经济发展四个阶段:
- 工业化前
- 工业化起始
- 工业化成熟
- 后工业化;
(六)佩鲁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理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性,该理论的关键思想来自François Perroux,他在1955年的名作(“Note on the Concept of “Growth Poles””)中公开介绍了增长极的概念。
之后,该理论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期间产生了几个类似的概念,如E. Dahmen的“development block”,W. Isard和E. W. Schooler的“industrial complex”。该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无数学者的补充和扩展,这也同时弱化了增长极最初的概念,Perroux的“cluster of industries”逐渐被更好的概念所代替,广义来看,增长极指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集聚(RICHARDSON 1978,165)。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 文件大小1.05 MB
  • 时间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