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从豫东之战到济南战役(1)
1948年1月,陈毅从华东前线长途跋涉,到达陕北米脂杨家沟中共中央驻地。毛泽东让陈毅来陕北,一方面是听取华东野战军情况的详细汇报,另一方面是和陈毅商谈1948年作战的问题。1月27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陈毅商讨华野下一步作战的任务,提出要华野主力向江南跃进。
华野主力挺进江南,是毛泽东考虑已久的一个战略设想。1947年7月23日他给刘邓和陈粟谭的电报中明确指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同时,华野的一、四纵也向江南进军。他设想:刘邓和华野两大主力南下,必将打乱蒋介石的进攻部署,迫使国民党军大量回援,解放军可以转守为攻,在各个战区集中兵力歼灭敌人。
1948年初,蒋介石鉴于对陕北和山东“重点进攻”的失败,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制订了以固守东北、力争华北、集中兵力进剿中原为目的的“分区防御”战略。将徐州顾祝同、九江白崇禧、西安胡宗南三个集团在中原战场的37个整编师约66万人,除以一部分配属绥靖区担任防御外,以主力组成六个机动兵团和四个快速纵队。蒋介石要以陇海、平汉铁路为依托,集中兵力对付刘邓大军和华野进军中原的部队,并加强长江防线,确保南京和江南地区的安全。
这时,刘邓大军进至大别山区已有四个多月,长期无后方作战,部队的弹药、服装和粮食越来越困难。1948年1月,国民党军出动5个师对大别山区进行清剿,刘邓大军又面临险恶的局面。1月26日,刘邓向军委报告:
中国1948年两种命运决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