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文复习专题
语言表达得体
得体,它的词语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
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
(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有人通俗地
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这是很有道
理的。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它牵涉的问题很多,这里仅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作
简要说明
注意各种情景条件
这情景条件,主要是指下列三点
交际场合
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这里主要说
氛围。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
松之别,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
在喜庆的场合谈令人伤感的话,在庄重的氛围中“搞笑”,都
是不得体的
交际对象有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具体因
素。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应该切合实际。俗话说,到什么
山唱什么歌,看什么人说什么话。摒弃处世圆滑这一点,从语
言表达上说,肯定是必要的。譬如,曾经有少先队员到冰心家
中向老人献花,问:“冰心奶奶,你今年多大了?”孩子天真
幼稚,这样问情有可原,如果年龄大一点的,按照一般习惯
应该这样问:“奶奶,您高寿?”或用其他说法,否则不得体。
注意交际对象,首先应尊重对方。
交际目的不同,即使说同样的内容,说话
的角度、重点等应有所不同。譬如老师劝学生
读读书,如果对方不想读书,老师要帮助分析
原因,说明读书的重要;如果对方很用功,但
效果不好,老师应在学习方法上作指导;如果
对方文理关系处理不当,老师应该着重谈全面
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发展作好准备。如果老师
不根据对方的实际确实谈话的重点,只泛泛地
说一通,你愿意听吗?
此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等。
例1: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述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
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
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当天下午,小王在交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到这件事
小王访
,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
这是一道高考试题,从中可以看出“得体”的一些基本要求。小李请小王转达自
己的意向目的明确,明间、地点、人物、事件说得清清楚楚,话也说得“客
含着尊重小王的意思,也就是说是得体的。小王怎么转述呢?需要根据条件,时间不
同,一是“当天下午
是“第二天一大早”;地点也不同,一是“校门口
是“语文组”;对象也不同,一是郭老师的女儿,一是郭老师本人。只有说话的目的
相同。因此小王在A情境下应该这样说:“(珊珊),小李他(或她)明天上午不到语
文组找你妈妈了,请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她行不行?”在B情境下,小
王应该这样说:“郭老师,小李说他(或她)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
家找您行不行?”因为同郭老师说话就在语文组,所以不要点出地点“语文组”。小
王这两次“转述”都是“得体”的
遣词用语应注意的问题
汉语中不少词是有明显的倾向性,有的用于自谦,称为谦词;有的
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称为敬词,这一类词语要正确使用,否则会闹出
笑话
常用敬词有“贵”(如贵校、贵公司)、“大”(如大作,用于称
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尊”(如尊姓大名)、“拜”
(如拜托)、“赐”(如赐教,请别人指教)、“雅正”(如雅正,请
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等
在交谈中,用“家父”、“家母”、“舍弟”等,这是用“家
“舍”来谦称自己的父母、弟妹,而不能用它来称他人的父母兄弟。称
别人的父母兄弟“令”表敬重,如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
称别人的儿女可用“令郎”、“令爱”。与上文所举数词相对的,如称
自己的作品为“拙作”,称自己的看法为“鄙见”、“愚见”、“浅见
有些词语谦、敬的倾向似不太明显,但它是客观存在,也应留意
如“鼎力支持”中的“鼎力”用于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不能用于
说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又如“略尽绵薄”,用于年长者的自谦,也是不
能随意使用的。
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遣词用语也应该体现这一点。譬如有
道高考题要求改写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就包含着这样的要求。原来
的提示语“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意思自然是对的,但他反映出说话人居
高临下,盛气凌人的特点,因为会使人不易接受,甚至产生反感
例2:阅读下面一份请柬,指出用语不得体的毛病
【ppt】高三语文复习谦词敬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