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边塞战争诗歌-课件(PPT·精·选).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 1、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5、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6、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当然,我们今天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鉴赏边塞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即把握时代特征。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王昌龄(约698 —757) ,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二十二年中宏词科。初补秘书郎,调犯水尉,谪岭南。后任江宁丞,又因事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其中有的诗写出了战士爱国的壮志豪情: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有的诗则抒写了战士们长期戍边难免要产生的“边愁”: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此句点名了环境: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百尺楼,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 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 黄昏,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戍卒: 久不归,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孤独一人,思念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阵阵呜咽的笛声: 亲人的呼唤、游子的叹息笛声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是战争原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等待。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这首诗抒情方式较有特色。前三句叙事, 后一句抒情。叙事连贯性较强, 实写所见所闻, 真实感人;而抒情则虚写,宕开一层,写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也是暗示的表现方法。

边塞战争诗歌-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oc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