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破釜沉舟.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破釜沉舟”运用了心理战术吗? 454650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周天祥在讲述《伐无道,诛暴秦》一课“农民起义推翻秦朝”这一部分中的巨鹿之战时,我把课后“动脑筋”题目巧妙穿插进来,结合课前学生准备的材料,设计了如下活动,引导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巨鹿之战过程中心理战术的运用,渗透心理知识,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了进一步认识。一、故事引出的“心理问题”星期三的历史课堂上,一名同学给大家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故事梗概是这样): 公元前 207 年,项羽率兵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秦军有 30万人,项羽的楚军只有数万人,敌众我寡,形势异常危急。这时楚军过了漳河,背河扎营。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最后全军将士背水一战,结果,项羽以少胜多,打败了秦军主力,大获全胜。故事讲完了。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①这个故事有个成语,你知道吗? ②课本中的老人说:楚军不懂兵法。男孩说:项羽高,真高! 你认为项羽这么做高明吗? ③在这个战役中项羽采用了什么战术? 第一问所指成语毫无疑问是“破釜沉舟”。第二问“你认为项羽这么做高明吗? ”学生意见分歧。多数学生认为项羽此举高明。但是对于“第三问在这个战役中项羽采用了什么战术? ”有的学生说“破釜沉舟”、有的学生说以少胜多……,结果有一位学生说项羽采用了心理战术。他说在关键的时候,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使将士受到极大的鼓舞,是鼓舞士气的心理战。学生的答案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历史上许多这样的著名战役应该无疑是运用了心理战术的,但是为什么教科书上从来都没有这样分析呢?我突发奇想,何不借题发挥,引导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一次探究活动? 二、探究激活心灵之波接着我以“动脑筋”这一活动板块为载体,设计了一个十分新颖的问题:破釜沉舟”运用了心理战术吗?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结果发现,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讨论的答案多种多样。多数学生做了如下回答:当时项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得胜利。项羽采取“破釜沉舟”这种方法,首先断了自己的退路,让大家在心理上战胜自己,反而更坚定了自己战不胜不胜的信心,同时也把自己置于同普通士兵同等的生死位置,从心理上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主帅都不怕死,普通将士还有什么可说的?因此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但是只有项羽内心明白,自己才是最大的敌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一定是不可战胜的,这就是自我激励的心理方法。有的学生认为,破釜沉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置于死地而后生”。项羽破釜沉舟,让大家先经历一次思想上的绝望或“死亡”,从心理体验其实“死亡”并不可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以弱胜强,赢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在今天来看仍然是高明的,这不就是心理战的方法嘛? 部分同学认为项羽这么做并不高明,完全不懂心理学。首先仗还没有打就在心理上使大家感到绝望,容易动摇军心,削弱了自己战斗的意志。因为项羽以 2万楚军决战 30万的秦军主力,本身就是一种冒险的行为。而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更是险中之险,作为一位将军,不该这样贸然行事。幸好巨鹿之战项羽赢了,如果输了那将是什么后果呢?恐怕楚军连逃生报信的人都没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位学生动情的说道。项羽也算是一位常胜将军,但是由于经常打胜仗,可能患上了“心理偏执”的毛病。许多时候,后退一步,迂回一下,保

破釜沉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