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与手工业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消长
赋役与户籍人身依附关系
门阀士族的兴衰
前汉是我国作物生产飞跃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农学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一般作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大部分是在这时期具备了;通过精耕细作以取得单位面积高额丰产栽培的科学基础,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中国农学史》上册
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
许倬云著
水碓模型汉代粮食加工工具。以水为动力,主要用于谷类去皮。
耧车模型汉代播种工具。以人或畜牵引,种子由箱内沿耧管撒下。
代田法示意图
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
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林川泽,群不可垦。
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可]垦。
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
汉亩
折合平方公里
西汉帝国全部疆域
14 513 640 500
6 690 700
非耕作土地
10 252 888 900
4 724 600
可垦未垦土地
3 229 094 700
1 488 000
已垦田地
827 053 600
381 100
《汉书·地理志》所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土地数字
何炳棣的折算
(当代计算结果)西汉帝国全部,包括朔方和西域,总面积应是6 263 120方公里,较《汉书·地理志》的“提封田”总面积不过相差437 880方公里,差距仅仅是7%。这至少说明这个两千年来无人问津的数字决不是不负责任胡扯来的;相反地,我们不能不对西汉行政、边防、驿传、及里程计算、大地估测等方面的成就肃然起敬。
元始二年的一系列全国性的土地数字虽然是孤立的数字,但每项都相当合理,各项之间质量也很相称。内中“提封田”与历史地图核对之后,证明是相当准确的。可垦而未垦的土地面积,与今日全国已耕之地相比较,也决不荒诞离谱。户均、人均垦田之数,亦与现存西汉讨论农作的文献大体吻合。这些土地数字,加上全国及各郡国的户口数,是相当令人惊讶而景仰的,是世界上古文献中的“奇迹”,是我国的珍贵历史遗产。(何炳棣)
《汉书·地理志》所载汉平帝
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12 233 062)
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59 594 978)
每户平均口数
尽管其中也难免有虚报或隐漏的成分,这还是公认的现存历代户口数中最精确的数据之一。这项统计数不仅反映了西汉一代状况,实际上也显示了在西汉末以前近3 000年文明历史发展的结果。……这项数据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精确的人口调查记录。(葛剑雄)
《氾胜之书》,中国古代最早的农学专著。原书已佚,石声汉先生在前人基础上辑得3 500余字,分101条。
《四民月令》的体裁来自《礼记·月令》篇,逐月记载应行之事。后者针对帝王而作,前者则是为士农工商“四民”所写,主要是一部供地主家庭使用的日常生活用书。今仅存3 200余字,有缪启愉辑本。
《后汉书·张让传》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
第九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