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吸收与解吸实验
实验日期:2011/4/8
班级:
*****
姓名:**
学号:
********
同组人:***
实验装置:1号 陶瓷拉西环
摘要:
填料塔是化工过程重要的单元,本实验在室温、常压下,通过 分别测定干、湿填料层压降与空塔气速的数据, 并作图分析得到两种 情况下塔压降与空塔气速关系,从而熟悉填料塔的构造与操作、确定 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进而得知填料塔的处理能力及性能高低。同时, 本实验通过对富氧水进行解吸,测定了解吸液相体积的总传质系数 Ka,进而确定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Hol。
一、 实验名称:氧吸收与解吸实验
二、 目的及任务:
熟悉填料塔的构造与操作;
观察填料塔流体力学状况,测定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掌握总传质系数Kxa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因素;
学习气液连续接触式填料塔,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处理传质问题 的方法。
三、基本原理:
本装置先用吸收柱将水吸收纯氧形成富氧水后 (并流操作,该步
实验中省略),送入解吸塔顶再用空气进行解吸,实验需测定不同液 量和气量下的解吸总传质系数 Kxa,并进行关联,得到Kxa=ALa • V的 关联式,同时对四种不同填料的传质效果及流体力学性能进行比较。 本实验手工采集数据,具有可操作性。
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
图1-1填料层压降- 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图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 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在双对数坐 标系中, - 2的直线(图中
aa线)。当有喷淋量时,在低气
速下(c点以前)压降也正比于气速的 〜2次幕,但大于同一气 速下干填料的压降(图中be段)。随气速的增加,出现截点(图中c 点),持液量开始增大,压降-气速线向上弯,斜率变陡(图中ed段)。 到液泛点(图中d点)后,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压降急剧上升。
传质实验:
填料塔与板式塔气液两相接触情况不同。在填料塔中,两相传质 主要是在填料有效湿表面上进行,需要计算完成一定吸收任务所需填 料高度,其计算方法有:传质系数法、传质单兀法和等板高度法。
本实验是对富氧水进行解吸。由于富氧水浓度很小,可认为气液 两相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即平衡线为直线,操作线也是直线, 因此可以用对数平均浓度差计算填料层传质平均推动力。整理得到相 应的传质速率方式为:
Kxa =Ga. Vp「Xm
ln & 一 Xe1
X2 _ Xe2
其中 Ax _ (Xi — Xei) — (X2 — Xe2)
Ga = L & -X2
相关的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为:
Hol 二 Z/Nol
茫"王= Hol・N°l
Kxa •一 x2 xe -x
其中
Nol
X1 dx _ Xj - x2
X2Xe—X Xm
H OL
L
Kxa
式中:
ga
—单位时间内氧的解吸量
[Kmol/h]
Kxa —总体积传质系数[Kmol/m3? h? △ x]
Xi yi
t
\/
X
-
*
VP —填料层体积[m]
△ Xm—液相对数平均浓度差
X1 —液相进塔时的摩尔分率(塔顶)
xei —与出塔气相y平衡的液相摩尔分率(塔顶)
X2 —液相出塔的摩尔分率(塔底)
Xe2 —与进塔气相y2平衡的液相摩尔分率(塔底)
Z —填料层高度[m]
Q —塔截面积[m]
L —解吸液流量[Kmol/h]
Hdl—以液相为推动力的传质单元高度
Ndl—以液相为推动力的传质单元数
由于氧气为难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传质阻力几乎 全部集中于液膜中,即 ^=kx,由于属液膜控制过程,所以要提高总 传质系数Kca,应增大液相的湍动程度。
在y—x图中,解吸过程的操作线在平衡线下方,本实验中还是一 条平行于横坐标的水平线(因氧在水中浓度很小)。
本实验在计算时,气液相浓度的单位用摩尔分率而不用摩尔比, 这是因为在y—x图中,平衡线为直线,操作线也是直线,计算比较 简单。
四、 实验装置与流程:
实验装置:1号 陶瓷拉西环
:
解吸塔径①=,吸收塔径①=, 填料参数:瓷拉西环(12X 12 X ) mm at=403nn/m3 £ = at/ & =903nr/m3
:
图2是氧气吸收解吸装置流程图。氧气由氧气钢瓶供给,经减压
阀2进入氧气缓冲罐4,〜[Mpa],为确保安全,缓冲 罐上装有安全阀6,由阀7调节氧气流量,并经转子流量计 8计量, 进入吸收塔9中,与水并流吸收。含富氧
氧吸收与解吸试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