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三十日(10 月 21 日),复陷。九月二十七日(11 月 17 日),第三次复城。六年八月二
十日(1856 年 9 月 18 日),清军攻城;二十三日,城陷。七年正月初四(1 月 29 日),再
次克复庐江县城。十一年八月,清军再次陷城。太平天国建政期间,庐江县属安徽省
(治安庆郡,今为市)庐州郡(治合肥,今为市)。
〔中华民国· 北京政府〕
民国元年(1912 年)1 月,废道、府,庐江县(仍治今城关镇)直属安徽省。3 年 6
月 2 日,改属安徽省安庆道(治怀宁,今安庆市)。
〔中华民国· 南京政府〕
16 年 8 月,属安徽省政府。17 年 8 月,废道,庐江县直属安徽省。21 年 4 月 2 日,
庐江县属安徽省第三区(首县为合肥县,今市区)。10 月 10 日,庐江县改属第二专区
(专员驻芜湖,今为市)。27 年 7 月,庐江县改属第五专区。10 月 25 日,庐江县改属第
三专区(先后驻六安、立煌)。11 月 10 日,第三专区改属安徽省皖北行署。29 年月 2 日,
撤销皖北行署。4 月,庐江县改属第一专区(专员驻桐城县,今市区)。34 年 11 月,庐
江县改属第九专区(专员驻巢县,今巢湖市区),直至 38 年 1 月 12 日庐江县解放。
〔中国共产党建政· 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共产党在民国 34 年(1945 年)初,有关边区县湖东县属皖江行署巢无专区。10
月,新四军主力北撤,全为国统区。
〔中国共产党建政· 解放战争期间〕
民国 38 年 2~8 月,境内分别为桐庐、湖东(先后设魏家坎、蜀山镇)、湖西、庐江
等边区县所分领,初属皖西行署。38 年 2 月,调整区划,今县境分属庐江、湖西县,改
属江淮行署。4 月 15 日,湖西、庐江县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巢湖专区。7 月 1 日,撤销
湖西县,并入庐江县,再经调整,庐江县基本恢复原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国,庐江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巢湖专区。庐江县民主政府改
称庐江县人民政府。
1952 年 3 月 28 日,撤销巢湖专区,庐江县改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芜湖专区。
1956 年 7 月 17 日,庐江县人民政府改称庐江县人民委员会。
1958 年 7 月 30 日,庐江县改属六安专区。
1965 年 5 月 21 日,庐江县改属巢湖专区。
1968 年 4 月 13 日,庐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1980 年 4 月 19 日,庐江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庐江县人民政府,属巢湖地区,至今未变。
第四节无为县
无为县位于安徽长江北岸的皖中平原。行政区域介于北纬 30°36′27″~31°30′21″与东
经 117°28′48″~118°21′08″之间。南北宽 63 公里,东西长 82 公里,县境呈倒元宝形,总
· 1061·
面积 2413 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该县东与芜湖市,南与芜湖、繁昌、铜
陵县均隔长江相望,西南与枞阳、庐江县为界,北与巢湖市、含山、和县毗连。全县设
17 个乡,18 个镇。县人民政府驻无城镇。
一、县名由来、县城、古治及疆域变迁
无为县最初创建于北宋熙宁三年
第四节 无为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