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水塘镇小凹子煤矿.doc盘县水塘镇小凹子煤矿
2013年度“雨季三防”专项
应急预案
编制人:李小波
编制单位:小凹子煤矿技术科
编制时间:2013年4月17日
2013年“雨季三防力专项应急预案会审
(签字单)
参加单位
通风队
机电队
矿调度
参加人员
参加单位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通风副总
参加人员
会审意见: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矿长:
年 月 日
盘县水塘镇小凹子煤矿
2013年雨季“三防力专项应急预案
总则
K编制目的
为了做好煤矿防汛工作,提高对因雨季到来而引发重大灾害事故 的快速抢险救灾反应能力,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护集体财产、职 工的人身安全及矿井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矿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洪水、暴雨渍 涝、塌陷区积水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3、 工作原则
本《预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工程 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思路,坚持行政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 调度、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全力抢险、确保煤矿安全的原则。
二、 矿概况
(一)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盘县水塘镇小凹子煤矿位于水塘向斜中段,总体为谷底地貌,属
中低山地形。地血多被坡积物覆盖,小冲沟较多,井呈树枝状展布, 主要冲沟的走向与地形坡向基本一致。水塘河以西为反向单面山,地 形起伏较大,水塘河河谷地带相对平缓。井田内总体地势东高西低, 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部边界中部附近,,最低点位于井
田东北边界处的水塘河河床,标高1440m左右,相对高差1 07. 5mo
2、气候特征
井田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春干燥夏季湿涧型气候。据
盘县特区气象站资料,年最高气温为六、七、八月份;最低为十二、 一、二月份;年平均气温14. 2 C,冬季(一月)最低气温- C,
夏季(七月)最高气温37 C,历年平均日照1598. 8h,日照率为36%。
年最大降雨量在六、七、八月份,最小在十一、十二、一、二月份。
年平均降雨量1399. 3mm,月最大降雨量449. 4mm,月最小降雨量
2mm,。风速平均1. 5m/s,以东北风和西
南风为主。
3、井田内地表水系
水塘河自西向东北贯穿整个井田,水塘河为山区雨源型河流,流
量变化大,雨季河水暴涨,枯季河水较小,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 制。
4、含水层、隔水层情况
(1)地层含水性
含煤地层龙潭组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细砂、泥岩及煤层组
成,浅部含风化裂隙水,根据调查资料, 下。深部含水性弱,一般不含水。
含煤地层上伏地层飞仙关组下段,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细 砂岩为主组成,含浅部风化裂隙水。 ,
含煤地层下伏地层峨嵋山玄武岩组的玄武岩、拉斑玄武岩、凝 灰岩为主,以含浅部风化裂隙淡水,,深 部含水极弱。
第四系残积、坡积及冲积物分布范围有限,厚度不大,降大雨 时多出露泉,雨后有些泉点随之干涸。煤矿中部的小溪水流量主要受 大气降水控制。雨季爆涨,枯季流量较小。
本地区降水量大,且集中于五月底至八月初,据1962年至1988 年资料,平均为1472. 2mm/ a,因此大气降水成为本地区地下水主要 补给来源和影响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
、断层导水性
区内断层发育,本次工作因资金问题,未做具体的水文地质工 作,从邻区及整个盘县煤田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矿区内断层带多被充 填,并挤压紧密,断层带的含水性及导水性均弱,一般不含水、不导 水。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根据邻近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类比和小窑调查情况,充水因
素有大气降水、老窑积水、裂隙水。
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一般沿地表风化裂隙、切割 煤系地层的冲沟渗入矿井。
裂隙水是矿井直接充水因素,以淋滴形式出现,裂隙发育地段 矿井充水有所增加,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水量愈来愈小。
老窑水是本矿不可忽视的重要充水因素之一,现已停采的老窑, 一般有积水,当矿井开采上山煤层接近露头地带,揭穿老窑时,老窑 水会溃入矿井。
综上所述,本矿井属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 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
小窑水及老空水:
在矿界边界外的煤层露头带上废弃小窑分布情况不清,可能有积 水,但因采空区面积、位置不清,积水位置、规模不确定,故生产中 应注意防止小窑水渗入矿井。
断层导水性:
本井田内有较大断层存在,伴生断层较多,大部分断层挤压紧密, 导水性差,地表上断层两侧泉点分布情况有待进一
盘县水塘镇小凹子煤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