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隧道施工爆破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湖口县洋港片区两区隧道新建工程
隧道施工爆破方案
工程概况
1、 工程简介
本工程地处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境内,地属鄱阳湖冲积平原,境内东临彭泽县,南接都昌县,西于星子县、九江市庐山区界湖毗邻,北与安徽省宿松县襟江为界。工程位于湖口县洋港老城区与731乡道相交、桩号K0+000;终点通往新区工业园和各码头及造船厂、与732乡道相交,桩号为K1+;本次设计范围为K0+590~K0+970,其中隧道长280m,引道为100m(隧道两侧各50m)全长为380m,终点满足项目后期实施可行性。
2、 工程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湖口县洋港片区两区隧道地形地貌北临长江,为长江冲积一级阶地,隧道所处丘陵、岗丘相间发育,地形起伏较大,地形标高17~104m,绝对高差87m,地势较开阔,山地走向近南北向,植被发育良好,主要为灌木杂树。地形坡度较陡,一般在10~35度,局部大于45度,进洞口地形坡度20度,出洞口坡度30度,隧道轴线与地形基本垂直。
(2)、气象水文
湖口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0C,~ 0C:最冷月(1月) 0C,最热月(7~8月) 0C,有记载极端最低气温- 0C、 0C;;;,日照率为45%。
(3)、地震烈度
通过沿线调查和参读区域地质图,隧址区内未见活动性断裂发育,区域稳定性较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测区地震烈度为Ⅵ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4)、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未见地表水体。仅在进洞口距进洞北侧77m零星分布小水塘,对隧道无妨碍。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包气带孔隙水及风化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其特征如下:
①、第四系包气带孔隙水,主要储存于第四系(Q4al-dl)粉质粘土层中,含水弱,不丰富,地下水径流排泄条件差,微渗透,地下水位不稳定,随季节性变化,地下水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 ,~,~,。
②、风化基岩裂隙水主要储存在志留系(S3)全风化、强风化及弱风化砂岩中,含水弱,不丰富,地下水径流排泄差,弱渗透,地下水位不稳定,随季节变化大,地下水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及上部第四系包气带孔隙水,~,~。
3、 工程不良地质
根据调查隧道主要不良地质表现为:受断裂影响,隧道局部围岩破碎,岩层产状不利于隧道右侧边坡稳定,进洞口段隧道埋深浅且紧邻冲沟,易偏压。
4、 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根据实地调查及工程物探,本隧道通过地段地层岩性分布有近代人工回填素土Q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坡积粉质粘土Qa1-d1,志留系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砂岩(S3)。分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Qml):黄褐色,湿,结构疏松,呈松散-稍密状,填料主要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砂岩碎石块,未经压密,均匀性差,结构松软。
②粉质粘土层(Q4al-dl)灰褐色,浅灰色,湿-饱和,可塑,干强度低,韧性中等,摇震无反应,刀切面交光滑,结构松软。
③层粉质粘土(Q4al-dl):褐黄色、土黄色,湿-饱和,可塑,干强度低,韧性中等,摇震无反应。内夹5~10%砂岩碎石块,结构松软,主要分布在丘陵及山间凹地。
④层碎石残积土(S3el)褐黄色,湿,稍密,碎石含量占全重约50%,碎石粒径一般在20~60mm,大者100mm,碎石间由泥质充填,碎石成分为砂岩,呈棱角状,岩体结构松软,本层分布较普遍,主要分布在丘顶、丘坡,厚度变化较大。
⑤层全风化砂岩残疾土(S3el)黄褐、紫红、绛红色,风化剧烈,原岩结构已破坏,岩性已风化呈土状夹碎块状,少数地段夹强风化砂岩,风化不均,岩体结构松散,本层分布较普遍,层厚变化大,~,。
⑥层强风化砂岩(S3)黄褐、褐红、青灰色,风化强烈,原岩结构可见,不清晰,中厚层状,成分为石英,节理、裂隙发育,裂隙多被泥质充填,节理发育大于3条/m3,微张,节理、裂隙走向大多在1350,或无规则发育密集,岩体切割呈碎块状,松散结构状,岩质硬度不均匀,本层分布较普遍,层厚变化较大,~,。
⑦层弱风化砂岩(S3)青灰、褐红色,风化较弱,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成分为石英,节理、

隧道施工爆破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ng1982071
  • 文件大小444 KB
  • 时间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