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案例分析
世界汽车工业企业国际化特征
生产经营国际化
全球优化选择OEM件,在销售市场所在地或靠近市场的地方进行装配,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国际化
产品追求国际性、通用型和竞争能力,“某国制造”逐渐被“某公司制造”所取代。
市场国际化
根据市场开发产品,根据市场组织生产。哪里有市场,就在哪里建立自己的汽车装配线。奔驰汽车“靠近销售点!”
技术国际化
技术互补、技术转让和技术联盟
通用、福特、戴克、丰田、雷诺签订了共同的技术标准,使未来生产的新型汽车能对正在开发中的一系列通信和娱乐设备兼容。统一技术标准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世界汽车工业企业国际化特征
汽车产业链的变化重组
从依赖本国基础设施、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市场,转向立足全球范围的资源和市场,实现零部件全球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网络布局。
大规模的跨国重组
形成六大跨国集团:通用-菲亚特-铃木-富士重工-五十铃集团、福特-马自达-沃尔沃-大宇集团、戴克-三菱-现代集团、丰田-大发-日野集团、大众-斯堪尼亚集团、雷诺-日产-三星集团,年产量超过400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
汽车是全球性行业,规模经济和曲线效应非常明显,因此跨国公司占有很大优势,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结构。这要求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外部环境变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加入WTO后宏观环境的变化
1、产业政策
2004年6月发改委颁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政府对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和核准两种方式;对进口车“落地”征税,保税区部分功能被取消;大力发展汽车贸易于服务业;发展汽车租赁市场;取消地方拍牌制度等。
2、召回制度
2004年3月颁布,维护汽车消费者权益
3、汽车金融
2003年颁布《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4、销售管理
商务部公布《汽车贸易政策》:
规范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未被厂家授权的经销商将被淘汰出局;
对外商进行二手车拍卖进行规范管理;
支持培育和发展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
引导有条件的汽车供应商和经销商在国外建立合资、合作、独资销售及服务网络。
5、燃油限制
2005年7月实施,在汽车燃油消耗指标上与国际标准靠拢
外部环境变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消费环境:消费观念成熟
代步工具——身份的象征
全款购车——贷款购车
工作需要——娱乐、交友需要
用车环境
油价总体上涨
保险费率不断上调
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外部环境变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直接、间接出口
整车出口迅速增长:,出口品种中轿车和载货车呈现高速增长;
,%;
出口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位的是美国、德国、香港,%。
对外合资合作
上汽与大众合资
一汽与大众、丰田合资
东风与日产、雪铁龙合资,与本田合作
北汽与戴克合作
现代与北汽、江淮汽车合作
福特与长安、江铃合作
南京汽车集团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合资组建南京菲亚特
2003年奇瑞与伊朗SKT公司合作,在伊朗建立奇瑞轿车生产基地;2004年奇瑞与马来西亚Alado公司签署技术转让及汽车出口合同,授权其制造、组装、配售和进口代理奇瑞汽车,以此进入东盟市场;与美国梦幻汽车(Visionary Vehicles)成立合资企业,奇瑞负责生产,美方负责出口。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对外直接投资
2004年10月,%的股权。
2004年,南汽集团斥资5000多英镑收购了濒临破产的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和其发动机分部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一汽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