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习惯的养成
李霞 陇西县幼儿园 甘肃 陇西 748100 )
【摘 要】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是知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幼儿时期逐渐形成”.可见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它是属于一种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包括兴趣、情绪、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等,,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礼仪教育;习惯养成;
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礼仪教育,包括兴趣、动机、情绪、意志、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等,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情感教育,它是属于一种非智力能力的培养,它与智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我们试图采用情感引导和礼仪规范的课题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
一、优化习惯培养的良好环境
创设心理环境
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特别敏感,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我们把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放在首位,让幼儿在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中获得教育和发展。
构建互动环境
我们把活动室墙面的处理权给幼儿,让他们自由展示自己的手工、绘画作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拉近幼儿与环境的距离。
提供体验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与大自然的事物相比,资源十分有限。要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就必须让幼儿从小环境走向大自然的大环境中,进行各种情感的体验,让幼儿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深化礼仪教育的心理环境
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将一日活动与礼仪教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教育方法。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幼儿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礼仪课程
(一)在课程中有计划的实施礼仪教育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展开礼仪教育。一方面,,:在活动中,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需要别人帮忙时:“请帮帮我”。
(二)在游戏中获得礼仪教育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知识,并理解其意义。如:在“娃娃商场”游戏,营业员热情接待,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说:“谢谢,麻烦你了!”在“娃娃家”开展 “做客”游戏,让幼儿学说:“请进,请坐,请喝茶”,通过这类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三)因人施教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等等。因此,对独生子女幼儿一定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性格较怯懦的,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个性霸道的,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逆反个性较强的,采取综合训练的方式,,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二、实施生活化教育
(一)以教师的言行影响幼儿
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作为幼儿的表率,可以有意无意的引发幼儿的模仿,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去感染幼儿,影响幼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良好的行为.
(二)在一日生活中随机进行礼仪教育
在来园、离园要求幼儿能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打招呼,要求幼儿文明用餐,安静入睡,使用礼貌用语,友好和同伴相处。
(三)在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
在区域活动中,要求幼儿能礼貌地和同伴打招呼,请求别人帮忙时,给别人造成麻烦时??使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良好的礼貌言行。设计具有暗示性的环境,如:在活动区里放一个纸篓,可以起到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的作用。
三、家园共育
(一)注重礼仪教育的连贯性
在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家庭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那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而这样的断层,对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及时巩固,,必须要有家庭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使家长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二)注重礼仪教育的使用性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如:出门做客、公园游玩、公共场合等,可以让幼儿多多使用礼仪
幼儿文明礼仪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