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读后感:谈芸娘
编者按:芸娘是《浮生六记》书中的女主人公,在我眼中,芸娘俨然拿的是宅斗剧的活剧本。她没有主角光环,除了情路好像无一顺遂。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一见“浮生”二字,脑海中最先出现的,就是那句“偷得浮生半日闲”。乍闻《浮生六记》这个书名时,便觉着,那种自在而悠闲散漫的韵味,像是一缕凝而不散的茶香。这个名字当真是好听。作者是生活在一个多么悠闲惬意的环境中,才能将这人生苦旅,记为一句浮生啊。
然而看完了书以后,去查了一番浮生的意思,“浮生”意味空虚不实的人生,联想到沈复前半生的自在得意和后半生的悲苦潦倒,才知这“浮生”二字,寄托了作者多少的悲凉。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荣,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和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张岱《自为墓志铭》
今日对书中的其它内容先抛开不谈,我想谈的是书中的女主人公,芸娘。
芸娘在林语堂先生的评价里,是“文学及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然而在我眼中,芸娘俨然拿的是宅斗剧的活剧本。她没有主角光环,除了情路好像无一顺遂。
众里嫣然通一顾
人间颜色如尘土
首先我们来看芸娘的人物技能:芸娘知书达理,能识字,通吟咏;精刺绣,善女红;既能和沈复谈诗词歌赋,为红袖添香解语花,又能打理内宅,宴请来宾,作善解人意枕边人。得此佳人,夫复何求?
再说人物性格,芸娘既能如宝钗通常处事,事上以敬,处下以和,又能当街做出脱帽翘足之状,足见性情柔中带刚,蕙质兰心。
从感情线来看,沈复对芸娘是由怜生爱也好,还是因才生爱也罢,她见芸娘才思隽秀,但恐其福泽不深,便对母亲说出了非芸娘不娶的话。这种非卿不娶简直甜炸了好吗?
婚后,两个人也是恩爱很,相敬如宾。曾经在言情小说中流行一时的“来世我为男来你为女”,赚得不少眼泪,但早在百年前,沈复就同芸娘说过,“来世卿看成男,我为女子相从”。虽明白这不过是两人情意正浓时出口的甜言蜜语,但沈复将姿态放得如此之低,还是让人少女心一动;“若有来世,我定不负你”。
二人早以为,来世不忘今生,才是人生意趣所在,仰仗月下老人来世再将二人结为夫妇,合卺之夕,细谈前世恩情。
更别说芸娘女扮男装同沈复一同出行,这些甜鼾人的情节了。
沈复自然也是深情的,在芸娘为公婆所厌时,她尽力呵护芸娘,同芸娘一块到乡下养病。提到这里,关键是想起了陆游因为母亲不喜爱唐婉,出于孝心无奈休妻,她“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在我看来,真的比不上沈复“珍爱眼前人”的不离不弃。还有芸娘死后,沈复不顾回煞犯煞不利生人的避讳,守在屋内以期能再见一面,战战兢兢之余仍担心芸娘魂魄柔弱被盛阳伤到,以后自号“梅逸”也是在表示对芸娘的缅怀之情。
阮郎何事不归来?
懒烧金,慵篆玉
流水桃花空断续
在两人甜甜地撒狗粮的时候,内宅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地暴露了出来。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还是封建礼教尤为严重的时代。女子讲究三从四德,出嫁从夫。芸娘四岁失怙(丧父),家中孤儿
2021年《浮生六记》读后感-谈芸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