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列传,出自汉代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卷六十九、列传第九。下面,为
大家分享《苏秦列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秦列传》读后感一
若干年前读史记,读到《苏秦列传》,窃以为是迄今为止读到让我内心最为悲
凉的故事了。
都知道,苏秦身事六国,掌六国相印,位高权重,盛名满天下,然而此兄在
经历风光极致之前,却尝尽人间极致之悲凉。世间最悲凉的事情,世间最痛苦的
伤痕,往往不是来自敌人的打击,而是来自深爱之人或至亲之人的伤害,话说苏
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归到家中,“妻不于织,嫂不予炊,父母不予之言”,用他自己
的话说“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秦之
罪不秦之罪,咱先不说。倒是于这种亲人都不认他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对比的是
苏秦发达后的情形,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要到楚国游说楚王,途中需要经过故乡
洛阳。
他的家人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打扫房屋,预备酒饭,他的嫂嫂和全家人都远
远跪下来迎接。到了家里,妻子不敢仰头看他,嫂嫂也低头料理食物来款待……
那种恭维的神情无法形容。苏秦吃惊的问“何前倨而后恭也?”——为什么原来
那样傲慢,现在却这样恭敬呢?前后态度截然不同啊?
嫂嫂象蛇一样跪在地上回答,很粗鄙,但是却很坦白“见季子位高而多金也。”
——是因为看见小叔你地位很高权重财势丰厚。苏秦于是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
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我还是我,但在富贵时亲
戚都害怕我,贫贱时都抛弃我,别人难道不是这样吗?不甚感慨啊,窃以为文明
至今日,人类历史因文明前进而能超脱于人性的丑恶,孰不知用鲁迅的话历史总
是用某种形式在重复,放眼当今天下,心里总是悲观的,原来世风一直如此,和
千年前没什么变化。
仍然有人为了金钱什么事情都敢做,都愿意做,且做得理直气壮,心安理得。
或许,在面对人类这种物种的时候,我们应该更为清晰的认识到人类不简单是天
使,也不简单是恶魔,天使和恶魔并存罢了。只是有的人天使得很干净,有的人
恶魔得很彻底,还有的人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而是可以从卑下的情操中超脱罢了,
还有的人持有的只是平庸的善和恶。
《苏秦列传》读后感二
苏秦是战国时期远近闻名的游说之士,曾挂六国相印,最志得意满之时,他
的一句话就能彻底改变天下格局。这样叱咤风云的一个人物,年轻时在外游历多
年却无所作为,受到家人的嘲笑。而他又是怎样从嘲笑声中奋起,取得如此的成
就呢?
首先,苏秦有着远大的志向与抱负,并有着“就算受到再大的挫折,我也会
依然向前”的一种倔强。身为一个读书人,他觉得如果不能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
来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是一种耻辱。当他初次游历各国失败之后,家人都说“他
不安分地治理产业,反而做这种卖弄口舌之事,真是可笑。”如果是一般人受到如
此打击与嘲笑可能会对自身产生质疑,踌躇不前,甚至选择放弃。而苏秦并没有
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一定要凭读书开辟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的信念。
《苏秦列传》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