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谷》和宫崎骏的幻想(注意:由于这篇文章是多人合作翻译完成,因此在风格和用词上不是很统一, 希望得到读者的理解) 注:这是一篇 1998 年春季发表于第 72期《科幻基地》的文章的最新修订版,它位于杂志的 57- 81页。 1996 年7月,迪斯尼宣布和日本一个主要的出版集团-德间书店达成了关于发行作品的协议。在这个协议里最重要的是迪斯尼获得了几部动画长片的全球放映权。这些电影包括了从 1984 年到 1997 年的作品(最近的一个是《幽灵公主》,当时正处于制作中),而它们全部都是由 GHIBLI 工作室制作的,这个附属于德间书店的机构则是由动漫巨人宫崎骏所建立的。同样都是面向家庭对象,比起那些经常描写大冒险之类的迪斯尼动画来,宫崎骏的电影显得更容易亲近。但是,迪斯尼这次的行动很有趣同时也有反讽效果的是:在动画长片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工作室走到了一块。宫崎骏不是一个模仿者,他的作品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又带着清新和创新。他的电影代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这不仅仅是针对具有 70年历史的迪斯尼,而是针对整个动画长片世界来说。宫崎骏和西方世界宫崎骏是个珍惜品种:幻想力十足的杰出导演。在过去的 14年中,他创作并导演了 7部为人称道的日本动画,并制作了其他 3部,延续了一个超过 30年的动画生涯。(注1)他把其中一部作品《风之谷》扩展为一部广受欢迎的漫画,一部壮丽史诗--美国杂志《漫画周刊》把《风之谷》评价为“史上最好的绘本小说”。作为国内商业成功的典范,宫崎骏在日本外其他的土地上相对不那么出名。由于媒体对《阿基拉》或《超神传说》之类作品更有兴趣,在不久之前,关于他的大部分文献还是由粉丝们自发完成的。相对于那些过于暴力的电影,宫崎骏的作品中只有《幽灵公主》被定为“ pg级”。他的作品是怀旧的, 感性的,更是充满思想性和智慧性的。在内心中,他是个讲故事的人,轻松的构筑着史诗般的梦幻和现代神话。让他卓尔不群的是他严谨的叙事方式,个人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多变的故事设置和主题。迪斯尼和宫崎骏合作的一个原因是,他的观点中没有种族偏见,或者无意,或者精心设计,他的作品广泛的采用了西方资源和设计。这部分归因于他的教育背景。在大学里,宫崎骏加入了一个儿童文学组织,认识了 Philippa Pearce (菲莉帕·皮尔斯,英国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汤姆的午夜花园》) , Rosemary Sutcliffe (英国女作家,以历史小说闻名), Eleanor Farjeon (,英国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玻璃孔雀》)和 Arthur Ransome (,英者,代表作《燕子与鹦鹉》系列)这些作家。许多年之后,宫崎骏把这些都作为影响自己的重要因素,尤其把英国赞为儿童文学作家的藏宝库。(注2)宫崎骏也很赞赏国外的动画,比如 Fleischer 工作室 1957 年出品的《 Lev Atmov's Russian Snow Queen 》和 Paul Grimault () 's法国版《牧羊女与扫烟囱的人》(即《国王与小鸟》)。随后,他则推崇俄国动画导演 Yuri Norstein (尤里-诺尔斯金,代表作《故事中的故事》) 以及加拿大动画大师 Frederic Back (代表作《种树的人》)。后来(很明显是为了《风之谷》),宫崎骏阅读了
《风之谷》与宫崎骏的幻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