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或心源性休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缪红军病例?患儿女,8岁3月,因“反复发热伴咳嗽1周、腹痛、呕吐伴乏力2天”入院。?查体:℃,R:28次/分,P:92次/分,BP: 82/55mmHg,SpO2:100%。神志尚清,精神萎,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咽红,颈软,两肺呼吸音粗,可闻较多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律不齐,腹软,未及包块,无压痛。?查血常规示:×109/L,%, %,Hb132g/L,PLT251×109/L, CRP<5mg/L ?胸片:两肺见较多片絮状影?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还需补充什么? ?需要做什么检查? ?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如何评估病情? ?治疗效果如何评价? 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炎、肺水肿、ARDS? ?脓毒症或严重脓毒症?休克:感染性抑或心源性? 感染性抑或心源性? ?病因?病理生理?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 ?治疗原则的同与不同休克的本质休克(Shock) 系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 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血压降低是休克最常见、最重要的临床特征。治疗休克的关键:迅速改善组织灌注,恢复细胞氧供,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休克恶化是一个从组织灌注不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至衰竭的病理过程。分类?休克病因分类血流动力学分类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外阻塞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影响因素?血容量?心泵功能障碍血管容量?休克病理生理机制-分期原始病因有效循环血容量↓微循环缺血微循环淤滞微循环衰竭细胞损坏器官衰竭代偿性血压失代偿性低血压顽固性低血压 MOF 休克Ⅰ期休克Ⅱ期休克Ⅲ期临床特点—分期休克代偿期休克失代偿神志:焦虑烦躁,精神紧张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血压:血压尚正常,脉压缩小心率:心率加快,脉细速呼吸:频率增加尿量:尿量减少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口唇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脉压更小无尿、代谢性酸中毒、DIC 标志性改变:血压下降!!
感染性或心源性休克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