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程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涵洞设计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原沟渠或道路的连接进行复核,确定无误后,进行现场准备工作,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一)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对周围进行防护,防止降水对涵洞施工造成影响。
基坑开挖顺序为:测量放样→挖掘机开挖→人工开挖并修整至基底→承载力检测。
1、测量放样
利用极坐标法在现场全用全站仪放出涵洞的轴线及开挖轮廓的边界并进行明确的标识,对所放点位报检后向所有班组进行详细交底。开挖轮廓要保证开挖到基坑后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基础模板。
2、挖掘机开挖
开挖主要采用挖掘机、自卸汽车等机械施工。采用挖掘机挖、装土方,自卸汽车运、弃土方的施工方案。挖方过程中人工配合整修边坡,并作好排水设施等配套工程,保证边坡稳定性。
3、人工开挖修整
当机械挖至接近路基标高时,人工开挖修整至设计坑底标高,并注意清除浮土、松碴等。
4、承载力检测
开挖完成后通知试验室使用触探仪现场检测基底承载力,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合格则报设计进行变更处理。基底检测合格后及时进行后续施工,以防基坑积水软化基础。
(二)基础施工
开挖完成检测承载力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施工,采用跳槽施工方法进行基础施工,施工顺序为:测量放样→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沉降缝设置。
1、测量放样
在开挖好的基坑内进行涵洞轴线及标高点的放样,对放样点钉设桩橛标记,经检验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之后现场向施工人员交底,以作为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的依据。
2、模板安装
涵洞基础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施工,模板安装前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矫正,打磨后清理干净再均匀涂刷脱模剂。安装模板时用方木或脚手架支撑稳固牢靠,用拉杆(Φ16钢筋)对拉加固模板。模板与模板接缝间夹以止浆条防止漏浆,以保证混凝土内实外美。模板安装后,模板内的杂物必须清理干净方可浇筑混凝土。
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所用各种材料必须合格,在自动计量拌和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拌和时水泥、砂、碎石、水必须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严格配料。混凝土拌和好后由混凝土罐车运送至工地入模,混凝土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捣固质量,振捣要均匀,以确保混凝土密实,捣固至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无气泡冒出为止。试验人员在现场控制混凝土质量并在监理人员监督下现场取样,以检验混凝土质量。混凝土表面要清洁平整,无蜂窝、麻面、空洞、破角、其它缺陷,且无外部涂刷的痕迹;外形轮廓清晰,线条顺直,无翘曲、扭曲现象。
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洒水养护,覆盖要完整,洒水次数以混凝土的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放置它物。。
4、沉降缝设置
根据设计每3-5m设置沉降缝一道,在基础部分沉降缝采用预埋沥青木板施作。采用跳槽施工基础节段时安装模板后清理上循环施工的沉降缝端面,端面必须修整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端面修整完成后采用小钉将填缝材料沥青木板钉设在清理好的端面上,再浇注下一段基础混凝土,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沉降缝材料的保护,尤其是捣固时不得碰撞以免损坏。
(三)涵身施工
涵身分两阶段进行施工,先施作涵身底板,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关模浇筑边墙及顶板。
涵身施工顺序为:测量放样→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
1、测量放样
涵身施工放样时采用全站仪放出结构物特征点,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用以控制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其操作方法与基础施工相同。
2、钢筋绑扎
钢筋在预制场集中加工成半成品。钢筋进场后进行试验检测,确认质量合格,使用的钢筋必须选择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现场按施工技术交底进行钢筋的绑扎作业,钢筋的连接为搭接焊,,,单面焊焊接缝长度为10d,双面焊焊接缝长度为5d(d为钢筋直径),同时相连钢筋的中心线要在同一直线上。钢筋接头不得布置在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至少10d以上,且应分散布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位于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不得超过接头总数的50%。钢筋绑扎时同时安装好混凝土垫块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强度不小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布置时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
3、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作为外模,内模主要采用钢模板,在倒角处使用木模板加工,模板施工中其他施工方法与基础施工相同。
4、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所用各种材料必须合格,在自动计量拌和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拌和时水泥、砂、碎石、水必须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严格配料。混凝土拌和好后由混凝土罐车
桥涵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