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题设计之
行政中心设计
*
规划快题特殊用地
*
行政中心概况
广场
主体建筑
案例
机构设置
布局模式
规模讨论
现行市制
广场性质
广场尺度
布局形式
建筑形象与政府形象
标准层布局
相关数据
具体案例
*
规划快题特殊用地
*
机构设置
主体: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
功能:
市委是领导部门,体现党的领导是一切的基础。
市政府是执行部门,而人大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最好体现;
政协代表多党合作,是一种有组织的反映同一战线各方面意见的群众性组织。
四者之间相互分工、相互协调、相互监督,成为行政领导正确行使的基础。
行政中心的功能
广义的功能
狭义的功能
行政办公中心
会议、文化交流中心
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行政办公场所(内功能)
市民活动、交流场所(外功能)
办公
会议
辅助
后勤
“一站式”服务中心
信访中心
市民大厅
市民广场
*
规划快题特殊用地
*
布局模式
——集中式:
将所有行政部门集中于同一栋建筑物内的配置。
特点:多出现于城市中单纯的行政建筑改扩建,用地紧张,城市环境成熟,甚至处于历史地段,通常有周边环境的限制。此时中小型行政中心采用集中式向高层发展。
*
规划快题特殊用地
*
——分散式:
将各行政部门分散于区域内的各栋建筑,建筑层数不高,体量易控制,与行政中心的住宿、餐饮等后勤设施共同规划成为园区。
特点:借鉴中国传统园林,有机组织建筑群体,易于创造良好的景观,形成现代生态园林式办公场所,但这种形式的建筑群占用较大的土地。
*
规划快题特殊用地
*
——综合式:
依据功能组织适当集中行政建筑,将大部分生活设施剥离出去,进行统一的市场化运作,形成了比较折衷的布局形式——综合式。将功能上联系较为密切的几个部门集中配置,不同功能按自身联系的密切程度进行相应的分散和集中。
特点:发挥了前两者的优点,既取得了较大的建筑面积,行政管理部门相对集中于一块区域办公,提高办公效率,利于管理与监督;同时富于变化,易于融入城市肌理;且创造了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在经济与效率,开放与控制上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
规划快题特殊用地
*
广场性质
——西方
市政厅+市民广场
特点:广场完全开放,设置市民活动设施(喷泉、座位等),甚至作为市民狂欢节的地点。市民可以自由进入向市民开放的建筑区域。
——国内
行政建筑+行政广场
特点:很多行政中在建筑前留有大广场,但其设计仍是基于17世纪欧洲巴洛克城市设计的概念,形式上将广场作为适用于大型政治集会的开放空间,称为行政广场,比较注意它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实际功能。
启示:为体现政府亲民意识,方便市民活动,应将市民活动与行政功能结合起来,既是行政中心,也是市民中心,使广场真正成为富有文化含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来源:翟克勇、单踊《行政中心设计的问题探讨》
行政中心—广场
*
规划快题特殊用地
*
广场尺度
——西方 ——国内
来源:行政中心案例分析by刘珺
启示:国内行政广场尺度明显偏大,围合感、空间感较弱,强调严肃宏伟的整体氛围的塑造,忽略了广场空间的公共属性。
*
规划快题特殊用地
*
建筑形象与政府形象
行政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办公建筑,行使着一个城市的领导职能。某种程度上,人们往往把行政建筑的形象与政府的为政形象联系起来。
国外
建筑布置和形象特点与其所处的环境和场地条件相关,而不是一味的做成对称形式,这极易造成沉重僵硬和缺乏活力与亲和力的印象。
例如:
1、加拿大多伦多的市政厅,两座弧形大楼相对而立,成环抱之式,围着圆形的会议厅,庄重活泼;
2、巴西议会大厦(尼麦耶),一个正置、一个倒置的锅形形体分别容纳众议院和参议院。
来源:翟克勇、单踊《行政中心设计的问题探讨》
行政中心—主体建筑
*
规划快题特殊用地
*
行政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办公建筑,行使着一个城市的领导职能。某种程度上,人们往往把行政建筑的形象与政府的为政形象联系起来。
国内
行政中心建筑一般端庄、稳重,但这种做法难以打破审美惯性,地域性特征不明显,建筑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等。
行政中心建筑的形象特点应立足于体现“威严”和“亲和”的适度平衡,除了功能空间的革新之外,需要新的有意义的形式探索。尽可能使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功能创造出新的建筑语汇。
例如:
1、达拉斯市政厅,预应力混凝土,
2021年规划快题特殊用地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