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井冈山青马班学习心得
XX年7月21日,我有幸代表我校团学干部、以学校名义参与了由团省委、省学联组织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
在革命圣地、红色摇篮的井冈山,为期三天的培训让我感慨颇深,每当听老师讲起革命小说的时候心中莫名的一股力量让我热血沸腾,我知道,那是星星之火的革命传承。
在黄洋界朗诵毛泽东诗词的经历,更是让人心潮澎湃,“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愈加众志城。”《西江月 井冈山》毛泽东主席在这首词中生动的描述了1928年8月红军在井冈山第二次反围剿时期的战斗情形,充足表示了历时两年零四个月革命斗争的严酷形势和军民一心的斗争决心,形象刻画了我广大红军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艰苦困苦中坚韧、乐观的革命精神,抒发了坚信革命必胜的理念情怀。过去的是80年的历时脚步,不变的是世代相守的革命精神。黄洋界的隆隆炮声早已散去,现在的革命圣地每十二个月全部会聚集起神州大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共青团员的我们,感同身受,受益良多。
革命是需要和时俱进的,井冈山翻天覆地的巨变让我吃惊不小。宽大的马路,整齐的行道树,鳞次栉比的酒店和商铺,繁荣的天街购物区,无一不流露着时代的息,这个革命老区俨然成了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我很犹豫,在这里还能看到多少原汁原味的革命遗物。不过,后面几天的参观学习,逐步让我减轻了这方面的隐忧,井冈山周围的历时遗址、红军旧居还是很好的保留了历史的原貌,即使是以后重建和修复的,也充足地表现了时代和地方的特色。总的来说,老区到处是经典和时尚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和永葆革命传统的有机结合,是革命老区建设的标本范例,对于一样属于革命老区的山西,势必有其可供参考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井冈山上待的时间不算太长,去掉理论课的学习时间,只有两天半的行程。但这短短的两天半,我们祭扫了井冈山烈士陵园,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造访茨坪、茅坪和大小井等多处旧居遗址,考察了三湾的新农村,观看了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重攀了红军挑粮小道,也领会了井冈山秀丽的自然风光。整个行程很紧凑,而穿插在行程之中的讲课,深入充实了学习的内容。经过这短短几天的参观学习,配合带班老师的细致讲解和党代表的悉心教授,我得到了一次从身体到心灵全方面的礼。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史的丰富内容不停冲击着我的大脑,无数革命英雄和先烈的感人小说震撼着我的内心,而蕴含在其中的井冈山精神更是感动了我的灵魂。
井冈山的历史,有太多值得记忆的重大事件。三湾改编,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朱毛会师,举起了革命低潮中一面坚持斗争、鲜艳夺目标大旗,给全国民众树立了对革命的信仰,为革命的复兴带来期望;五破进剿和会剿,充足实践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也大大地拓宽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空间;“三项纪律、六项注意”的颁布,真正赢得了民心。
井冈山的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在井冈山上默默吟唱着一曲悲壮的国际歌。井冈双雄袁、王二人,迎接红军上山,疆场屡建奇功,却被错杀于永新
2021年赴井冈山青马班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