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征文
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首先要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当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有包含阅读了解和表示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础能力,和利用当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也适时地指出要改变以往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主动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取得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效,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老师提升和改善教学实践的功效。然后,在详细实施中却存在很多迷惑。
学生层面: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重,有的已经从背包改为拖地包。学生放学后的第一站很多已经不是家庭,而是补习班,更有甚者吃住全部在补习老师的家里。双休日,各类补习班更是人满为患,外面是人山人海的家长,里面是担心学习的孩子。是学校教得不够吗?不。学校也在拼命提升教学质量。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仅语文要完成七套作业,平均天天最少三套,还不包含学校要求作业之外老师额外增设的,假如加上数学和英语作业那就更多了。孩子们又要上课,又要抢时间完成各类作业和测试。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你不累吗?
老师层面:老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天天除了要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还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还要自学进修,还要负担教育科研任务。工作的内容纷繁复杂,工作时间从白天延伸至夜晚,工作地点从学校延伸至家庭。另外,学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信任”原因也挫伤了老师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学生期末的考试成绩在考评评优、评先乃至晋职方面决定着老师的命运。每一次的考试不但要给学生排排名,老师们也在被排之列。有时分的差距也会将一个老师一学期的努力付之东流。然而,既然排名,难免前后,这是不可改变的命运。我们不禁要问:老师,你幸福吗?
为何我们的教育背着如此沉重负担呢?究其原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于教育,中国人民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看法仍然存在。即使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根本体系没有动摇,高考的指挥棒使学校和社会不得不屈从于应试教育。另外,学校作为素质教育详细实施的关键负担者,对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清楚,实施素质教育的立场不坚定,对老师生存状态的漠视,也造成并加剧了问题的存在。
作为一名一般老师,我们无力改变社会环境,也无力改变学校的管理体系,不过对于教育现实状况的担忧却在和日俱增。在此,斗胆提出几点提议:
为学生减负:。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应大刀阔斧地降低学生作业数量,为学生提升作业的质量提供有效的时间确保。就小学五年纺语文而言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 ,写字教学是重中之重。但写字练习册竟有三套。假如减为一套,降低作业量,将时间交给老师细心指导,交给学生认真完成,这要比仓促交差效率更高。高新区这学期又增设了一本校本作业,设置作业的初衷是好的,表现地方教材的特色。然而,在试题难度、试题质量、数量、印刷质量等方面全部没有很好地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还不乏错漏的现象。
。新课标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路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
2021年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