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分子图谱的构建
1
精选课件ppt
分子图谱构建的步骤:
选择适合作图的DNA标记;
根据遗传材料之间的DNA多态性,选择用于建立作图群体的亲本组合;
建立具有大量DNA标记处于分离状态的分离群体或衍生系;
测定作图群体中不同个体或株系的标记基因型;
对标记基因型数据进行连锁分析,构建标记连锁图。
2
精选课件ppt
第一节 作图群体的建立
要构建DNA标记连锁图谱,必须建立作图群体。建立作图群体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亲本的选配、分离群体类型的选择及群体大小的确定等。
3
精选课件ppt
一、亲本的选配
首先要考虑亲本间的DNA多态性。
选择亲本时应尽量选用纯度高的材料,并进一步通过自交进行纯化。
要考虑杂交后代的可育性。
选配亲本时还应对亲本及其F1杂种进行细胞学鉴定。
4
精选课件ppt
二、分离群体类型的选择
根据其遗传稳定性可将分离群体分成两大类:
一类称为暂时性分离群体,如F2、F3、F4、BC、三交群体等,这类群体中分离单位是个体,一经自交或近交其遗传组成就会发生变化,无法永久使用。
另一类称为永久性分离群体,如RI、DH群体等,这类群体中分离单位是株系,不同株系之间存在基因型的差异,而株系内个体间的基因型是相同且纯合的,是自交不分离的。这类群体可通过自交或近交繁殖后代,而不会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可以永久使用。
5
精选课件ppt
(一)F2代群体
优点:
自花授粉植物,还是异花授粉植物,建立F2群体都是容易的。
缺点:
存在杂合基因型。对于显性标记,将无法识别显性纯合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
由于这种基因型信息简并现象的存在,会降低作图的精度。
为了提高精度,减小误差,则必须使用较大的群体,从而会增加DNA标记分析的费用。
不易长期保存,有性繁殖一代后,群体的遗传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6
精选课件ppt
(二)BC1群体
优点:
BC1群体中每一分离的基因座只有两种基因型,它直接反映了F1代配子的分离比例 。
可以用来检验雌、雄配子在基因间的重组率上是否存在差异 。
缺点:
不能长期保存。
对于一些人工杂交比较困难的植物,BC1群体也不太合适,因为一是难以建立较大的BC1群体,二是容易出现假杂种,造成作图的误差。
7
精选课件ppt
(三)RI群体
RI(重组自交系)群体是杂种后代经过多代自交而产生的一种作图群体,通常从F2代开始,采用单粒传的方法来建立。
优点:可以长期使用,可以进行重复试验。
缺点:
构建RI群体要花费很长时间
异花授粉植物由于存在自交衰退和不结实现象,建立RI群体也比较困难。
8
精选课件ppt
(四)DH群体
高等植物的单倍体(Haploid)是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单倍体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二倍体称为加倍单倍体或双单倍体(DH)。
优点:
DH植株是纯合的,自交后即产生纯系,因此DH群体可以稳定繁殖,长期使用,是一种永久性群体。
DH群体的遗传结构直接反映了F1配子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因此DH群体与BC1群体一样,作图效率是最高的。
DH群体跟RI群体一样,可以反复使用,重复试验,因此也特别适合于QTL定位的研究。
9
精选课件ppt
缺点:
有些植物的花药培养非常困难,就无法通过花培来建立DH群体。
植物的花培能力跟基因型关系较大,因而花培过程会对不同基因型的花粉产生选择效应,从而破坏DH群体的遗传结构,造成较严重的偏分离现象,这会影响遗传作图的准确性。
10
精选课件ppt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