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联剧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叶利钦是如何搞垮苏联的? 鲍利斯· 叶利钦, 1931 年2月1 日出生于俄罗斯欧亚大陆交接处的乌拉尔地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一个乡村农民之家。从小跟随父母迁到波尔姆州的一个小城市, 受过中小学义务教育后, 1950 年考入乌拉尔基洛夫工业学院建筑系学习。 1955 年毕业后分配到乌拉尔重型管道建筑企业工作,先后当过工长、工段主任、总工程师、总经理。 1961 年1 月将满 30 岁时加入苏共。 1968 年改做党务工作。先担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建筑部部长七年, 1975 年升为州委书记, 1976 年再升为州委第一书记。 1981 年在苏共二十六大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 1985 年3 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中央总书记。4 月间从地方上调到党中央任建设部部长。仅隔 3 个月时间,他就擢升为中央书记,仍然是主管建筑业。到年底 12 月,戈氏又改派他出任首都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1986 年2 月,他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激烈批评官僚主义和特权,搏得热烈掌声, 结果当选为政治局侯补委员。在一年多时间里, 他连升三级, 加冠晋爵, 平步青云, 于是他的政治权力欲随之急剧膨胀。叶氏在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任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工业和劳动生产率在一年之中都约增长 5%, 企业独立核算大有成效, 市场供应充足, 社会秩序好转, 颇获市民好评。他还发表《批评无禁区, 公开无限制》一文, 鼓动新闻界要敢于刊出反特权、反官僚的言论。叶利钦的这些过激言行传开后搏得群众好评, 然而得罪了最高领导人。这使得他不但三次失去了在中央全会上补为政治局委员的机遇(1987 年1 月、 6 月和 10月) ,反而丢了乌纱帽。 1987 年 11 月他被解除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职务, 1988 年2 月又被免去政治局候补委员, 转而担任苏联。这使他感到莫大的委屈。 1988 年6 月苏共举行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时, 他认为这是为自己争取平反的好机会。没有料到他在会上为自己申辩和对党的工作的批评意见, 遭到利加乔夫等很多人严厉的抨击。会后。叶利钦深切感受到, 他要想在党内爬到权力的高峰已经没有指望。从这时起, 他的指导思想开始由原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逐步转向自由主义,而且越走越远。从 1989 ~ 1991 三年之中他分三步攀登上俄罗斯总统的宝座。第一步是争取在最高苏维埃中立足并且安营扎寨。戈尔巴乔夫在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上公开转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之后,决定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要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从中再产生最高苏维埃作为常设机构; 要扩大民主, 修改现行的苏联选举制度, 允许不受限制地由选民提出候选人,广泛和自由地讨论候选人,按照平等竞争原则,进行差额选举。(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过错, 划分党政职能, 摆正党、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苏联早就应该做的事情, 然而这次改革的核心在于苏共交出国家政权。党政关系调整是必要的, 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很快就陷入全面混乱, 经济失去控制并遭受到严重破坏。) 这给予了叶利钦一次空前难得的机会。他从 198 8 年 12 月起就处心积虑地投入了苏联人民代表的竞选。他辞去的职务,四处游说, 八方鼓动, 在电视台、电影院以及各处群众集会上提出竞选纲领, 主要内容是“反特权”、“反官僚”,

苏联剧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