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克林姆特绘画风格的演变
摘要:古塔斯夫•克林姆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具个人风格的绘画大师之一,从被称为“历史画的继承人”到成为维也纳现代主义艺术的开拓者,其绘画理念的创新性与开放性对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画面以极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性而闻名于世,由于画面中的某些隐喻太过引人深思,也有人称他为象征主义大师。文章分别对克林姆特早、中、晚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进行赏析评论,探讨他在不同阶段创作中个人绘画理念的差异以及绘画风格的演变,以期对他的绘画语言做出更深入、更具有创新性的阐释和解读。
关键词:克林姆特;绘画风格;艺术元素
一、早期的创作特点(1880-1897年)
1862年7月14日克林姆特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一家金匠家庭中,其父亲是一名金饰雕刻师,从小克林姆特就对金匠的工艺耳濡目染,为今后他油画创作中的金属元素的运用和装饰性风格奠定了基础。14岁时,克林姆特就申请进入了当地的工艺学校就读,在学校里进行了大量的素描练习,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在学校里受到老师费迪南德•劳夫伯杰和历史画家汉斯•马卡特的影响,一开始克林姆特的创作偏向于古典主义风格,欣赏画面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出的戏剧性,其中马卡特在绘画上运用的工艺技法对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他快要离开学校的时候,为维也纳布尔克剧院创作了壁画《阿波罗祭坛》《达奥米娜的剧场》等等,从这些壁画中可以看出他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修养。这些壁画中的人物造型逼近写实,男性线条充满健康的力量感,女性线条则是细腻优雅,充满柔和的女性美。画面构造以均衡、对称的古典样式为主,四周则用大理石进行镶嵌装饰,点缀以丰富华丽的花纹。这一时期克林姆特将古典写实技法与装饰性融合为一体,注重个人绘画的装饰性表现。1892年克林姆特的父亲和弟弟去世,亲人的离开对克林姆特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这一时期克林姆特也结识了他一生的精神伙伴艾米丽•弗洛格,有了情感方面的寄托。情感的改变表现在画家创作中,他的画面中开始加入了某些神秘的浪漫气息,画中的人物好似要留住某些眷恋一样,画面中的象征意味凸显出来。1895年,油画《爱》在这时候的情绪旋涡中产生,中间竖构图的左右两边配以金色背景边框装饰,并在两边上方点缀象征爱情的玫瑰花。这幅油画是克林姆特第一幅表现情爱主题的创作,画面中间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的是一对相拥的情侣,身穿白衣的女人肌肤呈现淡淡的玫瑰色,被周围冷深色背景映衬成了画面的中心,而画面中的男性则被画家有意识地将其后半部颜色与背景几乎融合成一体。统一的冷色调和物体边界的弱化形成了空间上的朦胧感,增加了神秘的味道。同时,与正处在缠绵爱恋中的情侣形成对比的是画面上方漂浮着的几个神秘而恐怖的面孔,寓意着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他们冷淡地注视着情侣或画外人,似乎在低喃诉说着什么,充满了象征的意味。由此看出,此时克林姆特的画面中已经添加了象征性表现。早期克林姆特的创作风格因为学校的影响偏向古典主义一些,写实技法精湛,又由于家庭环境影响注重画面的装饰意味,后来,克林姆特出现了情感方面的转折,使得其在创作中逐渐增添了象征性表现,为后面中期创作风格的改变做了铺垫。
二、中期的创作特点(1897-1909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新旧观念不断地发生对抗。受到环境影
浅谈克林姆特绘画风格的演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