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正常发展的儿童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作用更是如此。尽管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有学者意识到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康复中的作用,但现实是自闭症家长过分依赖康复机构,认为自己没有能耐康复自己的孩子。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提醒家长,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支持与依靠。无论自闭症儿童是否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
家庭的情感支持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与家庭教养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其适应能力的强弱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效果是有显著影响的。
“虽然自闭症的病因不明,也没有特效药。但爱是惟一唤醒他们的精神药物。有了爱,这些孩子才不会孤独。”这是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从一名家长口中得到的信息。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这种爱,是因血缘而产生的情感能量,这种能量潜移默化地、日夜不停地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传递就形成看不见的“情感场”。无论如何变迁,这种场永远存在、永不磨灭。
尽管自闭症儿童暂时甚至永远体会不到父母的浓浓的爱,有可能永远无法真诚地对父母报以微笑,甚至是漠视父母的一切付出,父母也可能因此会有短暂的失望,但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谁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
家长是自闭症儿童异常表现的最早发现者
家庭早期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发现有赖于家长的细心观察。家长长期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异常情况往往比较敏感,发现得越早,越早采取措施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越有利。家长在其评估鉴定中,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医务或教育工作者在作诊断前必然要耐心听取家长意见,甚至需要家长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等量表来进行系统评估。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发现,在自闭症儿童当中,虽然迟诊断的状况有不少,但随着自闭症有关知识的传布,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发现孩子异常能及时就诊,一位父亲在家长交流群里说:“医生在自闭症后面打了个问号,说孩子太小,只能打个问号,不过他的症状表现,是典型的自闭症。”这位家长的孩子尚不到两岁,他们已经联系好了训练的机构,父母也准备接受医院的专门培训。
家长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长期的亲密接触者
自闭症儿童早期的所有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家长是儿童最早最亲密的接触者,不仅如此,自闭症是伴随一生的障碍,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建议,教育干预的手段和方法必须做出适时调整,自闭症儿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必须由家长来提供。康复训练可结合日常的生活程序进行,家中很多家具、玩具都可充当训练器材,所有这些都有利于自闭症的康复
家长是自闭症儿最亲密的接触者,在家庭中教育训练便于家长及时把握新问题,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据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的调查发现,在自闭症儿童早期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一些机构的老师和家长互相启发,及时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训练认为有效的工具和作法。因此,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动员家庭全体人员,利用一切可能机会,随时随地的开展训练,只有家长参与才有可能使康复计划最自然、经济、方便地得以实施,才有可能长期坚持下去。
综上所述,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家奥普迈认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对一的个别化教育,是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方式。家长作为自闭症儿童最亲密的人,应该发挥一对一教育方式的优势,让自闭症儿童在早期能得到积极治疗。
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的误区有哪些
自闭症的训练任重道远,家庭的训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着重要的责任,在专业机构、专业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家庭的积极参与下,一方面保证孩子的训练效果,另一方面家庭也有责任推动全社会对自闭症孩子接纳,让家庭和社会一同为自闭症人和他们的家庭做好服务。但是很多家长在给自闭症儿童训练的过程中一直存在误区:
1、认为只要不断地训练孩子就有可能好了,不再是自闭症了!因为自闭症是一种终身障碍,它就像聋哑儿童、盲人一样,无论他们通过训练 能力上升多快,进步多大,他们依然还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家长就是一个家庭特教老师的身份而非医生,因为自闭症的教育将伴随孩子终生。
2、家庭训练中往往忽视孩子的生活能力、行为控制能力的训练。例如:有的自闭症孩子语言能力很好,整天喋喋不休地说话,却不知道要听别人指令控制自己的行为。再如:有的自闭症孩子他们可以把电脑游 戏玩得溜溜转,却不懂得别人的电脑不能随便动。又如:还有的孩子他们在家里能处理自己的上厕所问题,却不能在别的场合处理自己上厕所的问题。
3、家庭训练中过度强调孩子模
自闭症家庭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