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的运用
[摘要]本研究将思维导图结合同伴教学法应用到生物化学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一方面促进和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参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建立了系统的知识框架前提下,对书中知识点各个击破。希望能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接受性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关键词]同伴教学法;思维导图;生物化学
1生物化学的学习现状
生物化学内容抽象、难懂,知识点琐碎无趣,单纯的理论学忆掌握,学习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使得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学习积极性缺乏[1-2]。另外,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致使生物化学被医学类专业公认的较难学习的学科之一。同伴教学法是目前国内外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3-5],倡导和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有效积极参与进课堂。它是由哈佛大学教授EricMazur于1991年创立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ction,简称PI),该教学方法应用于物理教学上,学生表现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学习物理的兴趣热情的提高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6]。后来该教学方法逐步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和不同层次的课堂,都收获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对于医学生物化学来说,由于章节内容较多和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因此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也多、记忆量大,且知识点之间关联性强,经常导致学生学了后面的知识又忘记前面的内容,知识点混乱,记忆不牢固,缺乏对每章每节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因此,单纯的同伴教学法虽然能激发学生兴趣,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尤其是对于医学生物化学,需要一种方法可以将繁琐的生化知识简化成可视化的图形、符号,来分析整个章节的逻辑思维。思维导图是英忆之父”东尼•博赞根据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创造的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是由一个中心向周围发出有层次的分支树状结构图形[7]。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梳理学习内容,可以将复杂不同的知识点之间,描述成一幅一目了然的图画,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系统性的掌握[8]。从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角度出发,用思维导图联合同伴教学法教学,能充分发挥思维导图与同伴教学法的各自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进一步完善同伴教学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将思维导图结合同伴教学法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同伴教学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与临床的沟通能力;但若要培养学生知识系统性掌握能力,则需要有效结合学科思维导图的绘制。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促进和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它将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思维导图联合同伴教学法在生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思维导图和同伴教学法的前期准备:随机选取我校医学类专业
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