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知识点归纳梳理
4、而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表转折
(2)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递进/表并列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
(5)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
(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之
(1)青,取之于蓝 代词,指青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代词,代指冰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标志
(4)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助词“的”
(5)不如须臾之所学 助词“的”/助词无实意
6、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兼词,在那里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语气词
7、者(……的人/东西)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二、古今异义
輮以为轮 古:把……做 今:认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广泛的学习 今:学识渊博
而绝江河 古 :横渡/长江和黄河 今:断绝/大江大河
下饮黄泉 古:古:地下水 今:与死有关
蚓无爪牙之利 古:爪子和牙齿 今:走狗
蟹六跪而二螯 古:蟹脚 今:双膝着地的一种姿势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寄居 今:情感的托付
三.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师说》
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择师而教之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古之学者 的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主谓取独
句读之不知 宾前标志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补充音节
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1、郯子之徒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的”: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代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 表感叹
劝学师说知识点归纳梳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