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台湾桃米社区的重建启示.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台湾桃米社区的重建启示台湾桃米社区的重建启示“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活下去,未来 5-10 年,社会必须要变,环境逼着我们必须改变。重新回到纯朴生活, 慢活、简朴的生活要成为未来新生活方式。”李远哲忧(地)球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在台湾南投县埔里镇一个社区营造座谈会上, 记者与这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台湾前“中央研究院”院长不期而遇, 这才知道, 李远哲有一个令大陆民众听起来很陌生的头衔——“社区营造学会创会理事长”。记者也好奇: 一个科学家“不务正业”, 搞什么社区营造? 李远哲回答: 少小离家老大回, 台湾经历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剧烈变迁, 他的新竹老家原有的树木都不见了, 头前溪无比脏乱, 似乎以前美好的地方都没有了,“我很难过我的家乡不见了”, 这几十年来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脱离大自然的危险的浩劫史”。“要改变世界, 让它变好, 要靠世界各地社区的草根力量。”李远哲说, 社区的草根活动室真正改变我们世界的开始, 可以鼓励社区的人站出来, 把自己的社区做好, 由下而上再推及到国家社会的公共事务中,“我们如果要当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很多问题我们就要积极地参与。”桃米社区承载着的正是这样一种希望与梦想。“大家一起来清溪”桃米社区原叫“桃米里”,一个乡土气息浓浓的村落名称。桃米社区海拔高度介于 420 至 800 米之间,面积 18 平方公里,具有多彩多姿的森林、河川、湿地及农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沛。但 10 年前,这个拥有 1200 人的村落,却是埔里镇最贫穷的里之一,加之镇垃圾掩埋场就设在此,居民自嘲为“垃圾里”。尽管桃米里有一个大邻居——暨南国际大学, 距离只有 1 公里, 但知识分子和农民各占一端, 我做我的学问, 你过你的日子。桃米里还是往日月潭必经之地, 车程 20 分钟, 但观光经济亦从未辐射至桃米里。台湾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批批把桃米里的青壮年吸走, 使它变成一个人口结构老化,农业经济衰退的老旧社区。 1999 年“9· 21”地震,距震央 20 多公里的桃米里被震出一个“桃米坑”,成为明星灾区。桃米里 369 户人家,有 168 户全倒, 60户半倒。“明星灾区”的身份一下子更将桃米里长久以来传统农村产业没落,人口外流等尴尬暴露出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地震是危机,也是转机。”今天的桃米民宿经营者邱富添如是说。从 1990 年代初期起,桃米里居民一向赖以为生的主要产业——麻竹笋一片低迷, 主要销售市场从日本转向大陆再转向越南,“二十多年前,一公斤三块半(约合人民币 8角) ,二十年后一公斤的价钱还是没变。”邱富添说,在乡下只能糊口,都往城市跑。从小学到高中, 每到周末, 邱富添都得凌晨三点起床, 加入全家挑竹笋的行列。春夏, 麻竹笋盛产期,邱家的竹笋一天可挖 4 吨。高中毕业那年, 16 岁的邱富添迫不及待地“告别挑竹笋的噩梦”,闯荡台北,做过喷漆工、车床工、电工,也开过计程车。 1996 年,为了照护年迈的母亲, 32 岁的邱富添重返桃米里,接手经营父亲留下的麻竹笋园。一年后, 邱富添一算,“收入只有 12万(约 万元人民币), 怎么养家? ”台湾一般大学毕业生年薪 30 万元新台币左右, 与之相比, 辛劳一年的农民收入水平实在低下。邱富添深深地体会到,农业产业转型的重要。农村社会向下沉沦更令他不安: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

台湾桃米社区的重建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