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环境整改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村庄整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是改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手段。多年来,我县主动探索,突出以生态文化走廊建设为关键,全方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改“清洁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绩。
一、生态文化走廊建设现实状况
20公里生态文化走廊共包括公路沿线的5个村、835户农户、2021多人。自生态文化走廊创立工作开启以来,全县上下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协力共建,生态文化走廊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做到了计划科学、组织有力、行动快速、效果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纵深推进。
(一)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以县政府关键领导为组长的全县生态文化走廊创立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工作专班,建立了各项会议和工作制度,制订了创立工作实施方案、考评措施等,为创立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确保。县委、县政府还采取关键领导常常巡查、召开会议进行督查、组织各界人士不定时视察等形式,强力推进生态文化走廊创立工作。
(二)计划科学合理。坚持计划先行的标准,把计划作为创立工作的“龙头”,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选择浙江大学亚欧计划设计院负担计划设计任务,对沿线8个主要节点进行了精心设计,同时分别编制沿线各村环境整改计划、绿化体系计划、景观建设计划等一系列专题计划,为创立工作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部门配合亲密。生态文化走廊建设的各责任单位根据分工要求,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亲密配合、联动协调,主动服务、全力支持,主动争取、落实政策,很好地完成了各部门建设任务,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化走廊建设顺利进行。
(四)主体责任明确。明确鸣凤、花林寺镇政府及沿线五个村和835户村民为建设主体。各建设责任主体在进行计划时,数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户主会,坚持把发扬民主、尊重农民意愿贯穿到创立工作全程,充足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主动性、参加性和发明性。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对工程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分户造册,严格资金预算、公告公开、阳光操作,形成了全民发明,创立为民的良好气氛。
(五)督办检验立即。在行政督导上实施专班运作,分段负责。县生态文化走廊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作专班全方面负责创立工作的计划、指导、协调、督办和落实。在建设过程中,重视细节指导,统筹协调县直各部门,采取跟踪督查、专题督查、细节检验等方法,督责任落实、督工作进度、督微弱步骤、督建设质量及效果,有力推进了工作落实。
经过各项方法,强力推进建设,现在20公里生态文化走廊沿线洁净整齐、秩序井然,花红柳绿、四季长青,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周围地域的一直好评。20公里生态文化走廊创立提升了人气、改进了形象、提升了我县著名度,已逐步成为绿色通道、文明走廊、休闲干线和生态小区,对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资金投入渠道不宽。生态文化走廊创立工作开启以来,县财政和各帮扶单位拿出了大量资金,乡镇和各村也在想方设法筹集创立资金,但依然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同时再者,创立工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后期日常保洁、垃圾清运、设施管护等长期有效管理仍需要不停地注入资金。而从现在情况看,县财政拨付资金、部门帮扶资金离创立工作的推进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2021年村庄环境整改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