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泄泻诊疗方案.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泄泻诊疗方案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 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94)。
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 3-5次,多达10次以 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
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主要体征: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 升高,烦渴萎靡,皮肤干瘪,闵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
口唇樱红,呼吸深长。
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 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 等;重症腹泻伴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7版(胡亚
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疾病分期
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慢性期:病程大于 2个月。
疾病分型
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 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证候诊断
风寒泄泻证: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 肠鸣。或伴鼻塞,流涕,身热。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湿热泄泻证:下利垢浊,稠黏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 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面 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脉濡数。
伤食泄泻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 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寒湿泄泻证:大便稀薄如水,淡黄不臭,腹胀肠鸣,口 淡不渴,唇舌色淡,不思乳食,或食入即吐,小便短少,面黄腹 痛,神疲倦怠。舌苔白厚腻,指纹淡,脉濡。
脾虚泄泻证:久泻不止,或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 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 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
脾肾阳虚泄泻证:大便稀潸,完谷不化,形体消瘦,或 面目虚浮,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中成药
风寒泄泻证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推荐方药:囊香正气散加减,囊香、厚朴、苏叶、陈皮、大 腹皮、白芷、茯苓、白术、半夏曲、桔梗、甘草、大枣、生姜。
中成药:囊香正气口服液等。
湿热泄泻证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推荐方药:葛根苓连汤加减,葛根、甘草、黄苓、黄连。
中成药:苍苓止泻口服液、儿泻停颗粒等。
伤食泄泻证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推荐方药: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
连翘、莱藤子。
中成药:保和丸等。
寒湿泄证
治法:温脾燥湿、渗湿止泻。
推荐方药:桂枝加人参汤合五苓散加减,桂枝、党参(或人 参)、炒苍术、炙甘草、猪苓、茯苓、泽泻、陈皮、厚朴、囊 香、诃子、炮姜
中成药:小儿止泻散等。
脾虚泄泻证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 药、甘草、白扁旦、莲子肉、砂仁、意苞仁。
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启脾

小儿泄泻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江湖故人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