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化学习,且玩且出活孔子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今天, 对于“游戏一代”来说, 如果我们不能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好玩的事, 学习行为就难以产生积极效果。因此乐趣化学习是今天的企业学习管理的核心任务。“你的工作乐趣是什么? ”这个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问起。“那要看这个项目好不好玩!”有没有乐趣、好不好玩,正逐渐成为当下人们评判工作的一项标准。企业学习管理这件事也不例外, 乐趣化学习已逐渐成为企业学习发展中心的热门课题。不好玩的学习下面两个培训场景,是传统的企业育人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合规部小柯的工作内容之一是为全国各地的公司同事组织法务培训, 学习目标是提高法律风险控制能力。她苦恼的是, 这个对公司对个人都有明显益处的培训项目却明显不受欢迎。请假的请假, 溜号的溜号, 培训过程中的讨论也不参与,都是小柯在那儿自说自话。为确保这项“硬任务”的培训效果, 小柯增加了考试环节, 考试成绩报送员工所在部门及人力资源部。没想到招来了强烈的反对意见――“这个培训知识点那么多,怎么记得住? ”“这也有风险, 那也有风险, 我们还怎么做业务?这个培训是来给我们送枷锁的!”“考试太恶心了, 这是逼着我们死记硬背吗?考试成绩影响奖金不? ”李磊是一家大型国企的人事处科员, 每年 7 月他都要组织一年一度的新入职员工培训工作。这件工作他已负责了 7年, 早就驾轻就熟了, 同样的场地、同样的流程、同样的主题。给新员工做培训的领导换了几茬,但培训内容和形式基本没变, 都是半天一个主题, 领导照准备好的 PPT 念讲稿, 李磊每年只要更新一下 PPT 中的企业数据就行了。这两年, 李磊的笃定中渐渐夹杂了一丝不安, 他发现年轻热情活泼的新员工一进培训教室就变成了“小老头”,鸦雀无声、彬彬有礼,但表情僵硬、眼神迟缓,脑子更是不知在哪里。别说新员工了, 就连李磊自己, 对这熟悉的环境似乎也开始审美疲劳了――偌大的朱红实木主席台, 一位公司领导坐在电脑后面, 盯着电脑屏幕讲上三小时。会场一水儿的黑色大皮椅, 朱红会议桌上间隔一致地摆放着白色的瓷杯, 新员工们穿着统一的黑色 T恤, 端坐在宽大的椅子里听上三天六个主题的培训,渐渐就瘫坐在椅子里了。半天一个主题, 基本上都是概括性的介绍。有的老师试图通过互动展开课程, 无奈时间紧、桌椅挪动不便、会场和人员的气氛沉闷, 小试一下也就放弃了。大逆转的育人这些苦恼的背后, 不仅仅是培训形式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企业育人环境发生了悄然变化。曾几何时, 企业在育人问题上是处于主动地位的, 学习机会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奖励或难得的福利, 分配给那些被评估拥有高能力或高潜力的员工。从人才选择和人才评定,到育人政策的制定,育人活动的设计,企业都是总设计师。企业希望员工怎样学习, 员工就怎样学习。彼时, 企业育人处于“恩惠施舍”的状态, 员工处于“我要学”的状态, 十分期待稀缺的学习机会。渐渐地,学习经理们发现情况不太一样了。随着学习资源的丰富、学习经历的丰富, 以及个人发展机会的丰富, 员工从“我要学”演变到了“挑着学”的状态。一旦育人政策或学习活动的设计不尽如人意,“我不学”也是很正常的反应。也就是说, 在当今这个凡事都能颠覆的时代, 企业育人环境发生了大逆转, 从企业愿不愿意带领员工一起成长, 发展到员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愿意接受企业的陪伴。这实
乐趣化学习,且玩且出活.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