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古诗断肠苹洲中国古诗史上最唯美最断肠的12首诗词,句句泪,字字血.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断肠苹洲中国古诗史上最唯美最断肠的12首诗词,句句泪,字字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应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她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此词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改变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因为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么质朴的语言又和不一样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适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含有一个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本篇完全能够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和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雨霖铃
  柳永(北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全部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和何人说!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划心理。不管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全部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大家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全部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蝶恋花
  晏殊(宋)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
  庭园中,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兰、菊皆著愁之色彩,则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不言而喻。室内罗幕不御轻寒,双燕早已飞去,则主人公单寒落寞,能够体会。偏是那明月不解离人正苦,通宵到晓把清辉投进朱户,惹得主人公通宵失眠,离愁别恨愈加深重。上片用比兴之笑,层层写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实深厚。下片另拓词境。主人公登楼望远,但见西风过后,碧树凋零,这情景正象喻爱情横遭摧残。主人公心中的无限悲凉,遍布于天地之间。她把无尽的情思怨慕,写进了彩笺尺素,欲寄和离散远方的佳人,可是望尽天涯,山长水阔,却不知佳人何处!主人公之希冀

2021年古诗断肠苹洲中国古诗史上最唯美最断肠的12首诗词,句句泪,字字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