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食品安全的标准是什么“没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属行政处罚.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食品安全的标准是什么“没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属行政处罚

  “没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属行政处罚
  ---对《食安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免责条款的深层次剖析
  舟山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董文久
  2021年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增加了免责条款,即第一百三十六条:“食品经营者推行了本法要求的进货查验等义务,有充足证据证实其不知道所采购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如实说明其进货的,能够免予处罚,但应该依法没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造成人身、财产或其它损害的,依法负担赔偿责任。”该条款将食品经营者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政处罚归责标准要求为过失(推定)责任,无疑是立法的一大进步。然而在执法实践中,食品监管部门普遍对该免责条款存在认识和了解上的误区,认为该条款在立法上有矛盾之处,有些地方甚至随意曲解和解释法律,造成免责条款不能正确适用,给基层执法造成了极大的迷惑。笔者认为,《食安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免责条款不存在任何立法上的瑕疵,恰恰是很好地诠释了《食品安全法》宽严相济、源头治理、重视预防的立法精神和《行政处罚法》处罚法定、过罚相当标准。本文试利用文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目标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同时结合对几个主流看法的研析,谈谈对《食安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免责条款多个法律问题的了解。
  一、有关对第一百三十六条款中“能够免予处罚”的了解。
  有部分看法认为: “能够免予处罚”非“应该免予处罚”,应了解为“既能够对当事人免予处罚,也能够依据案件详细情况不对当事人免予处罚”,是否处罚的主动权掌握在执法机关手里。理由是该条款既然作为授权性规范,自然能够由执法机关选择免予或不免予,比如中国刑法要求“对于未遂犯,能够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人民法院既能够对其从轻、减轻处罚或免去处罚,而对主观恶意大、犯罪情节严重、危害后果大的也能够不予从轻、减轻处罚。
  初一看,上述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也让部分人感到迷惘。而笔者认为,对第一百三十六条 “能够免予处罚”的意思了解,需要对该条款从文义、逻辑关系到立法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食品经营者同时符合了三个免责条件,其行为已不具行政违法性,不应设定并施以行政处罚。
  中国《刑法》第十六条明确要求“行为在客观上即使造成了损害结果,不过不是出于有意或过失,而是因为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发的,不是犯罪。”可见,中国的刑事责任实施严格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过失责任归责标准,无主观过失,即便某种行为从外在形式上看含有刑事违法性,也不认为是犯罪。作为同为公法范围的行政法律责任,即使《行政处罚法》并没有明确归责标准,但应该遵照和参考刑法的立法精神。而从中国近几十年的立法进程来看,伴随依法治国的推进和立法技术的提升,行政处罚归责标准已走过了从过去的客观归责向过失责任归责标准改变发展的历史进程。假如说《产品质量法》“销售者有充足证据证实其不知道该产品为严禁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的,能够从轻或减轻处罚”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未违反《药品管理法》和本条例的相关要求并有充足证据证实其不知道所销售或使用的药品是假药、劣药的,应该没收其销售或使用的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不过,能够免去其它行政处罚”的要求,是向过失责任归责标准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那么新《商标法》、《食品安全法》、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则使过失责任归责标准得到了全方面的落实和升华,彰显了立法的进步和人权观念的强化。相比《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产品质量法》,这些法律均强调主客观相统一标准,行政相对人客观上推行了全部应尽的法定义务,主观上没有任何过失,说明该行为已不具行政违法性,自然不应设定并施以行政处罚,从而保护无过失的正当经营者,确保流通领域市场秩序的正常、有序运转。假如我们看不到时代的进步和法制的人文关心,认为“是否免予处罚”的决定权仍由行政机关自由裁量,则不但违反法律精神和法律标准,更是历史的倒退,也是执法者长久以来形成的公共权利本位和有罪推定观念的反应。
  其次,从文义逻辑的角度,第一百三十六条中的“能够免予处罚”并非系授权行政机关的授权性法律规范。
  “能够”是多义词,即可作“许可”解释,也可了解为“能够”的意思。假如作“许可”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则通常属于授权性规范,即要求大家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比如:“完成作业的同学,能够回家”,授权主体是完成作业的同学,其有选择是否回家或继续留下的权利;“完成作业的同学,能够让其回家”,授权主体显然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老师有权让学生回家或不回家。而“早点说出来,能够免受皮肉之苦”,这里的“能够”显然不是表示一个许可,而是作“能够

2021年食品安全的标准是什么“没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属行政处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