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案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学科的课教学设计
学科
高中语文
时间

地点
本班教室
执教者
谭阳梅
课题
致橡树
年级
高一年级
《致橡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致橡树》是高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爱情诗二首》的其中一首。第五单元的单元重点是把握不同的文体特点。舒婷的《致橡树》是一篇向陈腐观念发出挑战的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诗中运用凌霄花、鸟儿、木棉、橡树等多种意象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强调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理想的爱情。这是本册书的第一首诗歌教学,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外,还将使学生了解各种意像的含义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目标
教学本课的关键是阅读、鉴赏、领悟,即把握作品形象,感受作者倾注于其中的情。这是一个阅读者对阅读对象接触、靠拢,渐渐融合的过程,符合《大纲》"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去理解、掌握,最终能运用。据此我确定如下目标:
1、通过观看丁建华的《致橡树》朗诵视频,感受爱情的崇高,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意象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通过想象和联想等要素,训练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评价的能力。
4、通过对诗歌意象群的理解,分析木棉、橡树的形象,体会作者所追求的人格上的平等、独立、尊重思想,理解诗人所追求的富有时代特色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这三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这一认知规律。
重点、难点、突破点
重点:1、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意象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难点:1、通过想象和联想等要素,训练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评价的能力。
2、通过对诗歌意象群的理解,分析木棉、橡树的形象,体会作者所追求的人格上的平等、独立、尊重思想,理解诗人所追求的富有时代特色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突破点:重点主要通过反复诵读和详细讲解来解决,难点主要通过历史上著名的爱情故事来展开联想和想象。
教学准备
教材、课件、朗诵视频、搜集历史上描写爱情的经典诗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的教学(我做什么?)
学生的学习(学生做什么?)
备注
大环节
小环节
导课

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一生下来并不是完整的,于是我们终其一生的时间寻找我们那遗失的另一半。"这句话,导引出一个永恒且敏感的话题:爱情是什么?列举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对爱情的论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师生对接爱情诗句,老师提上句,学生接下句

这些诗句都是表达什么情感的呢?——爱情。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最特殊的情感,简单的两个字演绎出人间多少的悲欢离合,因此它也成为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
专心听讲

古今中外,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理解,以上这些都是古人描写爱情的经典佳句,要说到当代的经典爱情诗,就不得不提到舒婷的《致橡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舒婷,看看她对爱情又有着怎样的理解。
专心听讲
上课

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6-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