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戏剧表演中人物语言与形象塑造的关系.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戏剧表演中人物语言与形象塑造的关系
  摘 要:在生活中,语言是沟通情感的桥梁,是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在戏剧舞台上,纯粹的生活语言经艺术加工成为了角色的人物语言,它包含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人物的情感,形象贴切的人物语言能使舞台极具张力与感染力,是一个角色的灵魂所在。本文将围绕戏剧中人物语言特征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人物语言节奏的把控展开论述,从而展现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物语言; 戏剧; 性格化; 语言节奏;
  一、关于“人物语言“的理解
  人物语言是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关键。剧作家运用对话、独白等语言形式来为剧中人物形象注入鲜活的血液,只有塑造好人物形象才能更加清晰地反映社会的面貌、紧扣剧本的主题。对演员而言,人物语言是展现舞台动作的前提,把握好人物语言是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演员在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剧本角色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创作直观形象地把剧中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戏剧的主题及艺术效果呈现给观众,用以渲染戏剧场面,推动情节发展。可以说人物语言就是戏剧的灵魂。
  二、人物语言特征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创造性格化的人物语言
  戏剧中的人物在场景的调度上没有很大的自由,他们需要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几乎都要通过人物语言来实现。要想诠释好人物形象,除了通过对台词技巧的拿捏外,还要对人物语言进行性格化处理,这不仅仅是对演员基本功的考验,也是对演员生活阅历与积累的检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没有性格特征的角色是不存在的。“一名好的演员需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性格、体现性格。所谓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就是“只闻其声,便知其人“,生活中的人们因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身份地位和思想观念,故而产生了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因此在塑造戏剧人物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人物自身语言的特色,这需要演员在规定的情境中丰富自己的内心,来体现声音的性格化特征。在单本剧《周总理的一天》中,周总理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一位普通服务员的婚礼,新郎递给总理烟和糖时,新娘忙说到:“总理不抽烟。“总理却接过烟说:“今天的喜糖喜烟我都要。“这样一句富有趣味的话语塑造了一位平易近人又使人尊敬的大人物形象,同普通百姓婚庆的热烈气氛显得和谐一致。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使得周总理的形象得到了升华,可见性格化对一位演员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人物语言与内心活动
  人物的内心活动会直接影响语言节奏与行动节奏,我们所谓的“真听真看真感受“即是如此,因为表演就是“体验到体现“的艺术过程。演员在塑造人物时,除了对形体动作的把控,还要从人物语言与人物心理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找到人物的心理依据,从分析人物到理解人物,接着再展现人物,要体验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感情变化。有了心理感受,演员就能用人物语言体现出人物的内心节奏,要注意情绪的起伏和人物的经历,这样在熟读台词与做好案头分析的同时,能将人物语言完美地展现给观众。万物唯心造,演员在塑造角色时,想的应该是完全展现人物角色本身,而不是自己的性格。比如在《红色风暴》一剧中,律师为江有才蒙受冤屈,惨遭杀害的案件进行辩护时,他的内心是非常愤怒激动的,他必须要将案件的真实情况还原,让民众知道案情里所隐藏的内幕,这样才能将凶手绳之以法,才能与军阀走狗进行不妥协的

戏剧表演中人物语言与形象塑造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