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曾(一)
  俗话说:文如其人。读曾国藩的家书,仿佛听见她在耳边娓娓道来,看不到丝毫厚黑、狡诈,也不会以为她是一个政治家。家书从曾国藩由翰林院庶吉士初授官职到逝世前很快,跨越近三十年。除了思想渐趋成熟外,她的志趣依然和少年读书时一样,一直以xx自居,这决定了她对周围事物的见解,也成为她一生成功的基石。她在信中表述的对为学、作文、历史等等的认识,有很多经验值得后人学习,按现在的话说,即是她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和领悟能力。她科举出身,却深得教育大义,愈加强调灵活大气、坚挺的文风。她在家书中对自己官场得失谈的较少,而一直牵挂在心的是少年时学习的误区,如字体、天文等,这几乎成为她一生的遗憾。同时,她官学并举,胸怀大略,时时刻刻警戒自己:做官清廉、做人谦逊、做事勤劳。对弟弟、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功夫力透纸背,非通常官宦人家所能及。
  感受最深的,是她作为过来人对以前每个阶段读书方法和效果的总结。她的方法主动向上,深得儒家精神熏陶。开始认为自己学术修养已经能够了,可是准备写书时又认识到基础不扎实、包括面窄,还远远没有达成总结前人经验后再提炼的地步。她讲究做人和作文融会贯通,尤其强调读书的意会和对人的教化作用,教导儿子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一样,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以后有恬然冲融之趣,人之气质,因为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改变气质,于陶诗之识度不能领会,试取其诗重复读之,若能窥其胸襟之广大,寄托之遥深,则知此公于圣贤豪杰皆已登堂入室。对科举考试,她评论道: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针对弟弟们的考试失利,提议她们从本身找问题,而不是徇私舞弊,到主考官面前说情。她总结了为学初始阶段模拟和积累的必须,收效较速,取径较便。对于通用学习方法,她谈到看生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习字宜有恒,作文宜苦思。读经之法在于耐字,一句不通,不看下句;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于当初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她感叹少年十五、六岁是人生长、读书的关键时期,自己到三十岁时方悟出文理之意,这些全部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引认为重的知识。
  除了读书习字之外,曾国藩也提到了修身养性、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姑且不管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是非功过,仅从个人角度来看,历史上轰轰烈烈、建功立名的人物能做到功成而退、善始善终的人少之又少。而在晚清动荡的政局下,她以汉族耕读人家出身的背景,能做到官居一品,爵至封侯,不但需要足够的能力和魄力,更需要洞悉人生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能够从曾氏家书中窥见一斑。她在位居高官时仍能以朴实的观念教育儿子,陈岱云姻伯之子,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在大儿子23岁时,指出今年二十三岁,全靠尔自己发愤,父兄师长不能为力;对小儿子则指出生长富贵,但闻谀颂之言,不闻督责鄙笑之语,故文理浅陋而不自知。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难期其长进。她在京城权倾朝野,却劝戒家人不要自高自大,插手地方政事。对同为高官的弟弟,她谈到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吾弟兄

2021年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