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学设计
课程高中信息技术
专业
姓名
2014年5月15日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为广东版高一年级《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六章第一节《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内容。本课主要是信息安全问题和信息系统安全及措施的第二部分计算机病毒及防治,这节课重在让学生了解和理性认识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及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更多的信息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意识,并通过讨论活动,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水平。
学习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网络和新奇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课上可以通过有趣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学。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必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经过上一节课的学生对信息安全已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对计算机病毒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这节课将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信息安全知识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建立安全意识,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活动;
(2)树立起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定义及病毒的特征和防治;
教学难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病毒的防治;
教学方法与策略
这节课将结合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以任务驱动学习。课上结合视频动画等直观的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们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以及如何防治,深刻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建立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维护信息安全的一般措施
维护信息安全的产品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首先来回顾一下。
由防病毒产品引出病毒
在信息安全产品中有很多防病毒的产品,那病毒是什么?它是如何威胁信息安全的呢?
播放视频
播放一段关于病毒的视频,学生观察病毒对计算机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情况。
回顾旧知识
观看视频
引导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病毒的思考;
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
讲解病毒的定义
思考: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一样吗?
教师: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是不同的: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病毒的特点
观看一段flash动画《病毒风波》视频,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动画中的计算机病毒在那一天爆发?
问题2:动画中的电脑中病毒的后果?
问题3:动画中的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点?
小结病毒基本特征:
破坏性、潜伏性、隐蔽性、表现性、传染性、非授权可执行

《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