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冒 长春中医药大学
教学目的
了解感冒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其病因以及预后;
掌握感冒的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虚人感冒的治疗要点。
Date
2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病因病机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调护及进展
教学内容
Date
3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教学重点
病机
诊断要点
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
Date
4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定义
:
分而解之:感者,动也,伤之意;冒者,触也,犯之谓。
别名: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
感冒:触动冒犯外来之气而为病。
普通感冒:感受风邪所致的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外感性疾病。
相关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Date
5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
发病途径:肺系—口、鼻、皮毛被伤而发。
发病时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多见。
原因:冬有冽风,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春有余寒,寒为百病之总,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首先伤人体的卫阳。
好发年龄:老少体弱者。
Date
6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范围
包括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凡因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以及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
Date
7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历史沿革
描述最早可追溯到《内经》中,《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夫中寒家,喜欠,其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喜嚏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表证。麻黄汤证,桂枝汤证。辨虚实。
病名首见于北宋杨士瀛《》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
Date
8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伤风》--伤风病位属肺,分为辛温、辛凉两法。《丹溪心法• 中寒附录》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
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伤风》分虚证、实证。*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松,略有不慎即显风症者,此表里两因之之虚证也。*肺家素有痰热,复受风邪束缚,内火不得疏泄,此表里两因之实证也。
Date
9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病象:起病急。
表现为:1. 鼻塞
2. 流涕
3. 喷嚏
4. 声重
5. 恶风
6. 发热
7. 咳嗽
8. 咽痒
9. 咽痛
10. 全身不适
重则出现肺卫症状:
高热、咳嗽、胸痛。
Date
10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感 冒 长春中医药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