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随着电机产业的国际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电机的生产制造基地,多家国际知名电机制造商如 ABB 、 GE 、 SIEMENS 、 GAMESA 等均在中国设立了制造中心。在国际电机企业纷纷进入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为应对全球化格局下的市场竞争,国内电机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逐步由“注重大而全”向“注重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总装,部件生产外包”转变。电机作为基础动力设备,近年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 2010 年 11月我国电动机制造营业收入为 136 0 亿元,实现营业利润 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 % 。2002 年-2009 年我国中小型电机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 。 2003 年以来,我国发电机装机容量均维持在 10% 以上的增速水平,形成了对发电机的稳定需求。根据国家发改委对电力行业的规划,未来我国将大力开发水电、风电、核电等可再生能源,相关配套发电机的新增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电机生产企业众多,单一生产企业市场份额普遍较低,市场集中度不高,生产企业 2211 家,国内中小型电机生产企业约 2000 家,其中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约300 家,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市。虽然电机行业集中度不高,但近年行业正处于不断整合的过程中,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市场份额不断向业内大型企业集中。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对行业骨干电机企业的统计, 200 7 年-2009 年骨干电机企业合计实现收入分别为 亿元、 亿元和 3 亿元,前三名和前十名会员企业分别占据了 % %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中小型电动机产量约占国内电动机总产量的 95% 。目前我国中小型电机行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产品品种、规格、性能基本上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基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投资需求的拉动以及国外电机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未来我国中小型电机行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电机作为各种设备的驱动力,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及公共设施等各个领域。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机和电机系统组件生产基地之一,仅中小型电机的年产量就超过 5000 万千瓦;同时,我国从制造业大国正向制造业强国发展,由于国家对制造装备及其技术改造工作的重视,随着全数字式交流永磁伺服系统的性能价格比逐步提高,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控制电机类高档精密部件,其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近 5年内其应用前景将十分看好。由于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装置采用了先进全数字式驱动控制技术,硬件结构简单,参数调整方便,产品生产的一致性可靠性增加,同时可集成复杂的电机控制算法和智能化控制功能,如增益自动调整、网络通讯功能等,大大拓展了交流伺服电机的适用领域;另外随着各行业,如机床、印刷设备、包装设备、纺织设备、激光加工设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对工艺精度、加工效率和工作可靠性等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领域对交流伺服电机的需求将迅猛增长,交流伺服将逐步替代原有直流有刷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技术发展总体看来,伺服系统的发展紧密地与伺服电动机的不同发展阶段相联系, 伺服电动机至今己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 20世纪 60 年代以前) ,此阶段是以步进电动机
伺服电机-市场竞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