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doc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社会何以可能
汪丁丁
于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主持人:今天是天则所第269次双周学术讨论会。今天请到的是汪丁丁教授。汪教授的研究 领域很广,今天讨论的问题是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哈耶克后来的研究也全都是在解释这个 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是跨学科的问题。到底汪教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下面就先请汪教 授来做报告。
汪丁丁:西美尔提出的这个社会科学的问题原文是德文。:1910年美国的《社会学》杂志发 表了这篇文章。我今天主要是花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把10几篇论文串联起来,这10几篇论 文是从1910年到2004年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社会科学家对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试图给出 的回答。当然这个回答经济学家们自认为是早就给出来了的,也就是博弈论的解答。待会我 会花几分钟时间解释为什么这个解答是弱论证,太软弱,不让人信服。所以在80年代以后 又不断有社会科学家做出新的回答。
西美尔是欧洲现象学的3位领袖人物之一,在海德格尔之前,在弗塞尔之后。但是他主要的 行文方式是随笔式的,所以被称为是不严谨的思想家,是不符合规范的学术传统的。他的影 响非常大。在他的这篇德文的社会学著作里边,有一篇翻译成了英文,《How is Society Possible》,这个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比照着、平行于康德的第一批判,就是自然这个概念为什 么是可能的?康德认为人类是理性的动物,一般的动物,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对于非 人类的其他生命而言,不可能有自然这个概念,只有当有理性的生命把它自身从自然界超拔 出来,把自然界看作一个课题,这样才有了主客两分,才有了物我两分,才有了科学研究, 才可能有理性为自然的立法过程。这样自然这个概念就成为可能了。这是我对康德第一批判 的基木思路的复述,也是西美尔思想的出发点。
康德开篇问的第一句话是"How is nature possible",自然是怎么成为可能的?这是他的三大 批判的出发点。西美尔平彳亍论证"How is society possible",社会是怎么成为可能的?但是他 这篇文章的贡献是指出了,山于研究者不可能超拔到自然界之外,他必须是社会塑造的产物, 他本身是如何思考社会运作的结果的。所以我们不能像康德回答自然怎么成为可能这样一个 自然科学的问题的方法来回答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经济学家用囚徒困境多次博弈的合作解 来说明社会的可能性,对这一点在1990年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制度演变与经济绩效》 这本著作里边已经提出了批评。但是诺斯是历史学家,他只是在一个角注里提出了自己对这 种解释并不太信服。后来有过很多对囚徒困境的合作解作为社会可能性的论证的批评。为什 么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囚徒困境是两个人,每人有两个策略,我们称为2X2的博弈。
当重复次数足够多的时候,并且贴现率足够低的时候是能够出现合作解,合作的策略的,但 是随着博弈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策略数量的增加,这个合作解、合作策略被采纳的概率急剧 降低,以至于参与囚徒困境的人数是n的时候。N趋于相当大,比如说是200的时候这个概 率几乎就是0了,根本不可信。也就是说对于大规模的人群内部的多次博弈、囚徒困境为什 么会出现合作解的这个问题博弈论是无能为力的。由于在论证方面博弈论给不出令人信服的 说法,所以出现了演化博弈学家。演化博弈理论在1984年也是受到了政治学家和60年代生 物学家运用博弈方法论证自然演化、策略均衡的启发。所以1984提出了一种演化的计算机 实验,就是让几I ■个各学科的学者来进行囚徒困境的博弈,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而不再是
数理逻辑的论证结果。艾克瑟洛德后来写了一木书叫做《合作的涌现》,他实际上采用了演 化理论的生物学看法。这也就是我今天报告的主题,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用经济学的博弈论的 逻辑方式来论证,只能用实验的演化方式。
再回到囚徒困境。凡是熟悉囚徒困境的人都肯定可以接受经济学的这样一个贡献,虽然2X 2的囚徒困境博弈很难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把合作解推广到n人博弈,但是这两个人的囚徒困 境博弈的不合作解的存在,一次博弈一定是不合作的。这本身已经把社会为什么可能这个问 题提出来了。既然都是理性人,那么如果是一次性的囚徒困境博弈,那么一定不会有社会。 但是我们今天处处看到有人类社会,所以西美尔的问题是成立的。
这是我刚才复述的西美尔的看法,由于人是社会人,所以我们不再能够用康德的那套方法, 让理性人脱离他所在的那个社会,处在那个社会之外,来为社会建立秩序。他只能投入到这 个社会,去理解这个社会。但是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世界是通过一群理性人的交往建构起来 的一个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方式的解答。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试图在他自己的意识当中重建 社会这个概念的时候,使社会成为真实的可能性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困难。也就是西
汪丁丁: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