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中考语文线上大模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
1.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月夜》刘方平)
(2) 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3) ________,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4) 子曰:“君子坦荡荡,________。”(《论语﹒述而》)
(5)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词人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 某子公司濒临倒闭,总公司派来有丰富经验的经理前来管理,他真是像《出师表》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
2. (3分)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课的一项是( )
A .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课练。(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 .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释,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 .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 .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3. () (2019九下·吴兴模拟) “登高社”社员们对“登高”这一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请结合你的积累,一起来完成吧!
每当登临高处,举目四望,便觉天地悠悠,亘古未变;外物永(héng),历久犹存。而人的生命与之相比,何其短(zàn),何其渺小。登高而望远,远处是家乡、是归处,思故乡、安社稷、济苍生……“登高”化为文人的一个“情结”,千百年来被反复(yín)咏。
(1)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éng
zàn
yín
永________
短________
________咏
(2) “登高说愁”是古诗中的常见主题,下面是社员们搜集到的部分名句,请帮助填写完整。
【游子怀乡】
一上高城万里愁,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壮士悲歌】
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社员们发现“登高说愁”这一说法也并不绝对:王安石登上飞来峰,以“________,________”一展朝气与信心;杜甫登泰山而小天下,以“________,________”喊出豪情与壮志;而范仲淹则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尽显豁达与淡然。
(4) 社员们在探究重阳节登高习俗过程中,对“重阳节”这一名称产生了疑问,请从下面“阳”的释义中选择正确的义项来解释。
二、 阅读(70分) (共6题;共70分)
4. (6分) (2017·天水)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
重庆市璧山区中考语文线上大模考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