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参观西柏坡观后感及心得.doc党员参观西柏坡观后感及心得
参加西柏坡观后感1:
日前,机场党委组织党员赴革命圣地河北平山县西柏 坡参观学习。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 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大家参观 时,细心听,仔细看,有的议论,有的交流,有的抄写革 命业绩,大家恨不能把党的这段光辉业绩全部记下来,全 部装在脑海中,鼓励自己继续奋斗,为机场的发展贡献力 量。对我而言,更是教育深刻,浮想连篇,思绪又回到了 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时 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 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 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 种前途的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 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 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 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 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 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党员参观西柏坡 观后感及心得。
1949年x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七届二 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 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 到城市。”毛主席还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 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 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 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 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同时还做出了不做 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把中 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等六条规定,提醒全党在工作重心 由农村到城市的历史性转变中,必须预防因为胜利而带来 的党内的骄做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 步的情绪、贪图安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党员参观西 柏坡观后感及心得。这些要求,蕴含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理 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 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 境界,为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远保持先 进性和革命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柏坡精神 是我们党在开国进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和体 现着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永不停 顿,依靠群众,建功立业、艰苦奋斗为民创业和守业的精 神。
参加西柏坡观后感2:
20xx年11月16日,天河区第十七期中青班学员瞻仰 和考察了西柏坡革命圣地,11月17日上午,全体学员又在 石家庄市委党校上了一堂“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当代 价值”的党史教育课。教育课由石家庄市委党校教研部主 任贾丽云教授主讲。
通过现场体验和教学,学习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增强 了西柏坡革命圣地的直观认识和理论提升。理解了西柏坡 时期我党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一是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二是如何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从西柏坡精神产生的时代背 景、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和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等方 面感受到了西柏坡精神所在。主要体现在: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在中国 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时期,如何实现从革命战争到和平 建设的转变?如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折,共产党 人创造了西柏坡精神:一是“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 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二是“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 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三是“两个坚持”(坚持依靠 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三是“两个务必”(务 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 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继续创业精神。同时,创造了若 干个第一,如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建立了第一所中
央高级党校、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完成了第一部《婚姻 法》的起草等等。
新时期对西柏坡精神的总结和发扬,是实现中国梦的 内在灵魂,是永葆我党执政的保证,共产党人尤其要紧握 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党员参观西柏坡观后感及心得19 48年 中共中央x月政治局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在此前后,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进行土 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参战和生产的 积极性,“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同 时,特别强调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加强纪律性与发展 民主结合起来,把加强纪律性作为由局部胜利过渡到全国 胜利的“一个中心环节”,将一切可能和必需集中的权力集 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并提出不必搞资产阶级的 议会制和三权鼎立,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依靠人民群
党员参观西柏坡观后感及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