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杏花村导游词.doc.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杏花村导游词各位游客: 大家好! 非常欢迎你们到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参观游览,我是景点导游*** 。池州杏花村以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 古有杏花村十二景, 复建杏花村是池州几代人的梦想, 这座牌坊就是杏花村复建的一个重要标志, 牌坊上的“杏花村”三个字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题写的。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旭日照池州出墙红杏引春风四时飘绿雨, 晓钟惊世界耀眼琼花香碧宇千里醉丹霞”, 寓意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池州优美的生态环境引来无数外商来池州投资兴业, 也才有了杏花村复建的开始,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古井文化园就是旅欧华侨詹晓荣先生投资兴建的,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进园参观,一起探寻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我们正前方这座山, 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诗, 是大书法家启功的手迹, 让我们走近看看。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这首诗的书写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诗进行排列的, 其实古时候人写字很多都是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有个书法家用此诗为人题写纸扇, 持扇者不知扇上为杜牧之诗,便把它读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这样一读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好词,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艺术家的共同灵感, 我们启功老先生写这首诗也是这样的。有关《清明》诗的有趣话题很多, 相传清代大文人纪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觉得该诗不够精炼,便每句删去两字, 成了五绝: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后来也有不少人改过此诗,但真正流传到现在的还是杜牧的这首《清明》诗。( 关于《清明》诗的传说还有很多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买一本我们公司编的《旅游指南》看看。) 接下来我们看山的另一侧, 是公园的园记和杜牧的生平简介。下面我就把杜牧的生平作一下简单介绍: 杜牧, 陕西人, 靠近现在的西安市, 是晚唐著名的诗人, 后人为区别杜甫称其为“小杜”。公元 844 年开始杜牧在池州做了两年的州官, 当时叫刺史, 足迹遍布池州美丽的山水。留下诗歌 40 多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明》诗。杜牧在池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减轻赋税、抓社会治安、造计时器、修建一些颇有影响的建筑等等。但真正和旅游有关的还是保护九华山的寺庙, 当时在 845 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活动, 杜牧对九华山刚兴起的寺庙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为后来九华山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然我们今天看到的九华山可能就是两样的, 所以池州老百姓永远地记着他, 现在池州市的很多地名也和他有关,如杜湖、杜坞大桥等。我们在规划中准备在公园的东侧建一座杜公祠( 杏花村过去就有杜公祠,是杜氏后人所建,清代知府李暲撰写《建杜公祠记》,现在遗址早废。) 现在我们向前走,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是一颗古老的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树吗? 是樟树, 樟树是我们池州市的市树, 那你们知道我们池州市的市花是什么花吗? 是杏花( 池州市树市花是 2002 年3月 29 日池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项会议通过的)。大家请随我这边走,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杏花村千年古井遗址所在地, 这座颇具唐朝风格的建筑就是黄公井院,( 指着对联)“红杏花开泉香一井, 黄垆酒熟诗醉千秋”, 很有气势吧。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口井吧, 这口井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井的内壁四周都是青砖砌成的,深有 9 米,据文物部门考证确是唐代古井,有 1000

杏花村导游词.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