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摘要:讽刺是《围城》的显著特征,文章结合作品的实际,对其中的讽刺艺术进行了探讨分析,其中包括讽刺对象、讽刺意味、讽刺语言、讽刺手法四个方面。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能够为更好的分析《围城》的讽刺艺术提供借鉴。关键词:围城;讽刺艺术;意味;语言;手法作者简介: 李晓郁( 1974- ),女, 四川苍溪人,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02-2139 ( 2014 ) -15-0-01 1. 引言讽刺是《围城》的重要艺术特征, 在整部作品中, 作者通过讽刺艺术的巧妙运用, 不仅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也更加深刻的表达作品的中心主题, 并形成作品鲜明的特征, 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下面将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对其中的讽刺艺术进行介绍。 2. 《围城》的讽刺对象相当广泛 几乎每个人物都被讽刺一番。《围城》这部作品中,讽刺的对象十分广泛, 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几乎都被讽刺过, 而讽刺最为集中的对象为知识分子。在对人物进行讽刺的时候, 首先是对其肖像进行讽刺, 然后采用的是漫画式的描绘方式, 通过语言、表情、神态达到讽刺人物的目的。例如, 高松年自称是老科学家, 但人们几乎看不到他的学者风范, 其实他的心术不正, 贪恋女色, 玩弄权术。自称是诗人的曹元朗, 其杰出作品也令人作呕。总之, 几乎作品中的每个角色, 都是作者讽刺的对象, 并通过讽刺的手法, 刻画出了这些人物的形象。 对没有生命的事物也进行讽刺。除了对每个人物进行讽刺之后, 作者还对没有生命的事物进行了讽刺。例如, 在描写乡村小旅馆桌子肮脏的时候,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像打了耳光的脸, 刮得下半斤猪油。”描写清淡如水的鸡汤的时候, “这不是煮过鸡的汤,只像是在里面洗过一次澡。”通过对这种无生命事物的描写, 起到了渲染和烘托气氛的效果,不仅起到了更好的讽刺效果,还渲染诙谐、轻松的氛围。 3. 《围城》的讽刺意味自然流露 精雕故事细节。在整部作品中, 随处可以看见讽刺意味十足的细节描写, 对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达到了良好的讽刺效果。例如, 自称一生最恨女人的褚慎明, 尽管自己眼睛近视, 但仍然坚持不配眼镜, 其原因是因为配上眼镜之后害怕看到女人的脸, 并声称自己只有天性而没有兽性。但只要和苏小姐相互交谈的时候,就激动得眼镜掉到牛奶杯里面。这种绘声绘色的细节描写, 将褚慎明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通过情节发展达到讽刺的目的。整部作品十分注重对故事情节的描写, 将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等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样既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还起到了很好的喜剧效果。例如, 对于方鸿渐留学回来的那一段描写, 将他不学无术, 滑稽荒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另外, 从整篇的结构和布局来看, 作者是通过情节的发展, 进而达到讽刺的目的。 4. 《围城》的讽刺语言诙谐幽默 语言独具特色。整部作品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色,幽默、诙谐的语言贯穿于作品当中。例如, 对新科学的内涵, 对留学的观念等, 都进行了彻底的讽刺。又如, 方鸿渐从爱尔兰人手中买到廉价
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