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红星中心小学 张文静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
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
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掌握数的奇
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
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 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二、分组活动,感受奇偶性。
1、活动一:
1)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 11 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
2)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
式探究。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交流。
2、活动二:
一个纸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 翻动 1 次杯口朝下, 翻动 2 次杯
口朝上,翻动 10 次呢?翻动 19 次呢? 100 次呢?
1)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2)提问:同学们,如果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
1)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2)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
11387 +131:
268+1024:
46786 +25787:
6007+8997:
2168
+1111
2、有 3 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
《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