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2
编制说明 2
编制依据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3
工程概况 3
工程地质条件 4
水文地质 5
基坑等级 5
第三章 施工计划 6
编制目的 6
施工总体管理目标 6
质量管理目标 6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6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目标 6
工期保证措施 6
第四章 施工机具 7
施工机具 7
劳动力计划 7
第五章 施工工艺技术 7
钢板桩支护 7
河道绿化带边坡钢板桩支护 7
桥台基坑钢板桩支护 9
第六章 施工监测 14
监测内容 14
监测点布置 14
监测方法 14
监测频率 15
监测报警值 15
沉降位移超出报警值后的应急措施 15
监测管理 15
信息化施工 19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21
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 22
第九章 文明施工措施 24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编制说明
1、认真熟悉和理解招标文件、图纸、参考资料和招标文件范本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踏勘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按照科学求实先进的原则进行编制本施工方案设计。
2、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减少用地,以节约基建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以进行有节奏、均衡、连续地施工。
4、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业主提出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力争工程的施工管理、工程质量、工程造价达到业主满意,争创优质工程。
5、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
6、在编制过程中,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突出控制工期的工程项目,做到保证重点,统筹安排。
7、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编制依据
1、项目招标文件及工程合同;
2、***** 水务规划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和设计变更;
3、*****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和设计变更;
4、***** 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补勘的工程地质报告及踏勘现场实际情况;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YB9258-97) ;
7、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GTD70-2004);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
9、**** 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SJG 05-96);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1、***** 市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
1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施工工艺标准;
13、根据企业的技术力量、施工能力、机械设备状况和自有的技术资料;
14、已经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二章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 北河沿中心路红线布置,北起环北路,南起东滨路,在十四号路以南规划路汇
合向东流入 F1 内湖,河道总长 1688m。河道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防潮标准为 200 年一遇,雨水排放标准为 2 年一遇短历时暴雨遭遇 20 年一遇潮位。 50 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 ~。河道提防的工程级别为Ⅰ级,其余次要建筑物一连通箱涵、截流管及截流箱涵、雨水支涵按 3 级建筑物设计。
北支河道长 ,设计底宽 ~ 14m,河底高程 ~-;,设计底宽 14m,河底高程 ;东西走向段河道长 ,设计底宽 14m, 河底高程 -。河道堤防与两岸道路相结合,道路路面高程即为河道堤顶高程,道路
路面高程为 ~。
河道断面为矩形槽加放坡的复试断面形式,平台高程
北支河道两岸均布置初雨截流设施, 西岸为截流箱涵, 箱涵尺寸 B×H=3× 。东岸为 DN1000~DN1500截留管;南支河道仅在西侧布置初雨截流箱涵,箱涵尺寸 B× H=3
× ;东西走向段南北分别顺接南北两支初雨截流设施,并在河口钢闸坝前汇合进入
污水泵站。
**** 北河为填海区,区域分为填土挤淤区和淤泥隆起区,局部地区在填土层下仍夹存 5~6m淤泥,为保证河道提防的整体稳定,河道岸墙主要采用两种形式:悬背挡墙主要分布在填土挤淤区的北支,挡墙段河段长度为 。排桩分为双排桩和单排桩,
单排桩采用冲(钻)孔灌注桩,桩径 ,桩间距 ,桩长 14~19m,桩顶高程 ~,双排桩也采用冲(钻)孔灌注桩,桩径 ,桩间距 ,排距 ,桩长 20~22m,桩顶高程 ,排桩段河道长度为
河道钢板桩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