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总体规划报告书.docx第一章总则
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城市建设必须服从本规划,同时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大政方针和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要求,任何单位 和个人都有遵守本规划的义务。
,所确定的主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陕西省城镇体系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铜川市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要求, 迫切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
1. 2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西“一线两带”的建设的实施、铜川市社会经 济发展面临重大的战略重构,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 及节约型社会的建立,需要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精心规划,统筹安排。
,产业结构调整、一批重大骨干项目的陆续建设、 对外交通进一步改善,在陕西总体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较 大变化。
,连同新区形成南市区,新耀城市建设 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北市区亦将注重城市环境的改造提升,同时建设黄堡 ——董家河一线的城市绿色走廊和城市近郊工业基地。在新版城市规划实 施中,形成铜川新的城市形态及功能布局。
2. 1《城市规划法》及相关的法律文件。
1. 2.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的法规文件。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及相关的道路、给排水、防洪、消 防等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
、省政府《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施关中率先跨 越发展的意见》、《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规函
(2004) 75号《关于对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的批复》、《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抓住“一线两带”建设机遇,实施铜川 经济跨越式发展规划》、铜川市国土资源及相关的规划、计划、《铜川市城
市总体规划编制纲要》等基础资料及《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评审意见。
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社会公平;坚持经济社会和生 态协调,资源节约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准则;突出区域互动,城乡协调的 一体化;注重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努力营造山水园林城市;遵循合理、 经济、可行的方针,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规划。
. 1规划控制范围
北起金锁关镇北界、王家河乡冯家河村;南以耀州区、新区南界为线, 西起坡头镇西界;东到孙嫄镇惠家嫄。在新区及耀州城区以北,以关庄镇 嫄面北界、寺沟镇苏家店为线。桃曲坡水库为城市主要水源地,玉华宫、 香山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区,均划入规划控制范围,总面积约415平方公里。
远期争取行政区划调整,扩大城市对周边县域的控制范围。
北起新、旧210国道交汇处、王家河铜川矿务局华峰水泥厂和小河沟 沟脑;南到耀州区、新区南界;西起坡头镇;东到药王山。包括南市区(铜 川新区、耀州城区),北市区(王益区、印台区城区),黄堡镇区、董家河 镇区、孝北、药王山、玉皇阁水库、坡头镇区、耀州窑遗址等,总面积150 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
基准年:2005年
近 期:2005年——2010年
远 期:2011年——2020年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构想
2.
2. 1. 1
2. 1. 2
2. 1. 3
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
良好的地理区位位置;
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 有开发新型特色产业的基础;
1. 4地域经济分工处于全省重要的地位;
1. 5便利的对外交通运输网络;
2. ;
2. ;
2.
,经济总量不足;
“挖、烧、炼”为主,且多为资源开发型,科技含 量及产品深加工较少;
,功能模糊;
;
,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既有依托大城市的优势,又存在着地区竞争的威胁。
2. 3. 1确立铜川城市竞争的新思路
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优化组合城市地域空间,治 理城市环境,使铜川市的经济、文化逐步增强。
2. 3. 2明确铜川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
充分利用山、河、沟、嫄等自然条件,建设融山、水、城为一体的现 代气息浓厚,建筑风格独特,基础设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园林 城市,以开放的机制,积极参与全国及全省的经济分工,建设发展成为辐 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陕西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
产业发展要融于关中“一
铜川总体规划报告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